之前,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长远眼光意识呢?
原来,它和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有的人重视长远眼光的培养,但有的人觉得没有那么重要,抱着一种不培养也可以的心态。
认知这个词很虚,它不像我们能够看到的实体,认知是无形的。每个人对一件事物、一个问题的看法,大部分都是由自身大脑中的观念所决定的。观念也好、认知也好,都是大脑中的思想。
正因为每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才会有认知深浅之分。有的人遇到问题,仅仅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有的人除了会解决当下的问题之外,还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对我有什么成长等等。
既然认知有深浅之分,那认知浅是什么意思?
认知浅是指对一个问题思考的时间很短,大部分都是单一维度的思考。你平时旅游的多吗?最开始,我是喜欢旅游的,但我会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去旅游。这是我对旅游的单一维度的思考以及理解。
那认知深是什么意思?
主要是对一个问题思考的时间足够长,高质量的思考,有多维度思考,具有不断迭代的意识。这里说明下,思考时间足够长,仅仅是指时间维度上的,但是,时间长是否有高质量的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判断。
回到上文对旅游的理解。喜欢去,不代表现在就能够去。相信很多喜欢旅游的人,都会理解这句话。因为,旅游除了有金钱成本之外,还有时间成本。
即使,是需要花费时间、金钱成本等,也依然有一部分朋友会经常去旅游。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
在你年轻时,你会天天想着去旅游吗?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青春时光白白浪费掉,那你就会慎重考虑自己是否要去旅游这个问题。
当你退休后,你希望天天去旅游。这个年龄段,很多人都会选择满足自己追求自由、追求远方的需求,因为,你在年轻时想做的事,终于可以在退休后做了,进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喜欢去旅游,并不代表现在就一定要经常去旅游。它和你的年龄段、个人追求等有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去全球旅游,甚至是让自己的父母也去全球旅游,包括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但我发现:对于旅游,你有认真询问过父母的意见吗?他们愿意去吗?他们有时间去吗?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是从对方角度这个维度来思考旅游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是对旅游的一个应用场景的讲解。
目前来讲,这是我对旅游的多维度思考。时间足够长,并不代表当下思考时间足够长,未来,再次思考也是一种思考时间足够长的体现。
讲了这么多,那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深与浅呢?
1.看待问题是否全面、客观
因为,每个人的观念都不一样,所以,看待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会不一样。文章中,我会多次提到这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工作上、生活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于当下所遇到的问题,会解决它,但不会深究它的来源。
如何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
如何辅导好小孩的作业?
这是问题,是WYH模型中的HOW的部分。这个模型除了可以判断你的认知深浅之外,还可以用于你在写作前所做的写作框架。什么是WYH模型,即what 是什么,why 为什么,how 怎么办,简单来讲,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2.除了能够看到现象之外,还能够看到本质。
你经常写金句吗?或者说你经常编辑自己所看到的金句吗?很多人现在不太喜欢听他人讲人生大道理这些,而金句就是人生大道理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不管,你是经常写金句也好,还是说经常编辑自己所看到的金句也好,经过长期的训练,它都可以帮你提升看到一件事物本质的能力。即使,当下的你,经常看到很多现象,完全看不到本质也没关系,可以多练习输出金句。
开始,我也不喜欢写金句,但当我开始尝试写了一些金句后,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又提升了一些。为什么在看到现象之外,还要看到本质?
因为,很多现象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避免你被很多现象所迷惑,找到自己当下所遇到的问题彻底解决的理念以及原因等。
3.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一个问题是否具有自我迭代意识。
这句话比较长,我们可以分两段来理解,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有阅读的习惯,多少会有记录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由很多概念组成的。
而每个概念,能否全面吃透,在于你在阅读中,所记录的笔记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笔记框架。
听起来,会不会很绕口?笔记框架可以理解为一个问题模板。我常用的笔记框架,也是一个问题模板。主要有是什么、来源、本质、特点、应用场景、案例这些因素在内。
如下:
它是什么?
它来源于哪里?
它的本质是什么?
它具有哪些特点?
了解它,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什么问题?
以此类推,还可以延申一些问题。在此,我就不往下写了。我相信你会输出属于自己的笔记框架,即使目前没有,可以先参考我的用,后期有了自己的输出,再迭代也不迟。
那对于一个问题是否具有自我迭代意识,这个如何判断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人的行为是由大脑中的观念决定的,而观念是可以迭代的。但是,你是否愿意迭代,这个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自我迭代意识,除了和反思能力有关之外,它与你是否愿意终生学习密切相关。即使,你的反思能力不太好,但终生学习的意愿,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都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的。
当然,自我迭代意识也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我今天有迭代什么?经常对这个问题认真回复,受益就越早。当然,回复的内容属于个人隐私,不一定要全部公开,这个自己决定就好。
4.是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能力强,相当于是在聊天中的一把利器。用得好与不好,完全在于个人功底如何。不管,你和什么人聊天,都可以训练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当然,写作也是可以训练换位思考能力的。
5.除了看到对方和自己的共同点之外,还能够看到并接受对方和自身的不同点。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主要分为外向的和内向的这两种。我们对外向的人有偏好,对内向性格的人总是会鼓励对方和自己一样,外向一些,再外向一些。
上面的情况,很多朋友都有遇到,包括我自己也有遇到。既然是性格特点,那么,每种性格特点都有自身的好与不好,具体如何用才是关键,你说呢?
我不会对任何一种性格特点的人产生偏见。即使,外向的人有很多特点是我们显而易见的,它也会存在一些不好的特点。
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当中,都会有别人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到对方和自己的共同点,是很容易获得认同感的。但是,看到对方的共同后,你又会怎么办呢?是视而不见,还是选择接受呢?会看到并接受对方和自己的不同点,除了可以提升双方的情感黏性的,它也有利于你理解对方。
认知深通常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1.个人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认同这句话吗?很多人年轻时代,有很多兴趣爱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后,之前的兴趣爱好也慢慢丢失了。有人说,我没有兴趣爱好。是真的没有,还是你之前有,但是你又把它丢了,又完全忘记了呢?
即使,之前完全没有兴趣爱好,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你是之前有,后面又丢失了的话,那就再重新找回来。
兴趣爱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为什么兴趣爱好也要刻意练习?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在加快,工作忙、家庭的事也需要自己处理时,你会觉得:培养兴趣爱好是一种奢望,而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刻意练习,是可以帮你避免在很忙很忙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会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培养的兴趣爱好对自己作用不大,至少以当下来讲,可能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短期好处呢?
有这个困惑的朋友,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有此困惑,不妨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增加一些意义。例如:兴趣爱好可以培养自己的优势。优势和兴趣爱好一样,需要刻意练习。
但是,时间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试问,你的工作,能够最大化发挥你大部分的优势吗?可能有机会发挥,也可能完全没机会发挥。
对于工作无法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优势的人来讲,必然要额外再找时间去刻意练习自己的优势。会不会有种自讨苦的感觉?你对于优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你如何看待刻意练习优势以及兴趣爱好这个问题。
2.个人事业
能够不断发挥你优势的职业,是可以考虑发展为事业的。
前文,我有提到过优势与兴趣爱好的关系。兴趣爱好也好,个人事业也好,有自身优势加持,都是好的。我们每个人除了睡觉之外,在什么事情上花的时间最多?
无疑是事业,年轻时的工作,我们暂且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份工作,完全没有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对待的心态。为什么没有?
因为,工作阅历尚浅,连自身的优势都不清楚,这份工作能够发挥自己多少优势,这些都是未知数。因为是未知数,所以,很难将年轻时的工作当成事业来看待。
如果,在你工作几年后,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话,可能这份有机会成为事业的职业会更快到来。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定的成长性。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没有一点成长性,是非常可怕的。要知道,你的青春时光就那么几年,而这几年所做的工作没有多少成长性,后期对你所做的事业必然会有一定的阻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努力比选择重要。这句话,不用我讲,大家估计都在很多地方听过。我讲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不讲。
选择比努力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方向错了,除了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自身所做的决策不够正确。如何提升自己做正确的决策呢?提升认知深度是一种方式。做决策,本身是在做选择。
3.家庭教育
你是你,他是他,没有人是你的影子。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包括我也一样。父母怎么对待自己,未来你也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们是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来转化自己与孩子的角色。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是你的影子,包括你的爱人、孩子、父母、朋友都不是。我们会和家人有共同点,但绝对不是自己的影子。很多父母自己年轻时没有拥有的,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似我没有拥有过,但我的孩子拥有过,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他即使拥有过,那也是他的人生。你可以为他所拥有的感到骄傲,但依然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没有过的,完全交给另外一个人。
你的人生是否丰富多彩,在于你个人。学会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是可以尝试的。为什么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呢?
因为,父母和孩子在年龄上,是有辈分之称的。长辈要有威严,要说一不二。晚辈要谦虚有礼。当你学会和孩子交朋友之后,就可以轻松化解长辈的威严,让孩子有些事不愿意和你讲的情况,双方能够聊的话题也会有所增加。
类似于一张白纸的儿童,尽量给对方传递正确的观念。什么是白纸儿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当过白纸儿童,大概是在0-15岁这个年龄段。
白纸儿童,不是出自某本书籍,而是我个人原创。白纸是相对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物都是一张白纸,不管是生活上的常识,还是说各个学科的知识等等。
正因为是白纸,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重塑大脑的机会,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重塑。
而白纸儿童,如果能够从父母那里接收到很多正确的观念,你猜情况会怎么样?他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会更容易找到。那如果,父母不具备这个能力呢?可以考虑给孩子找一个人生导师,这个人生导师最好是能够全方面教导孩子的。
4.金钱观
不管如何,归还借款时,一定要多给对方一些。有没有父母教自己主动吃亏的朋友?可能有,但是很少是不是。社会竞争那么大,居然还教自己主动吃亏,这不符合常理。
如果,你有给过路边的乞丐钱的经历的话,会比较容易化解别人的骗术。乞丐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比较饿时,是希望有吃的,这个很正常,属于生理需求之一。
如果,你是给钱乞丐,他当下很饿,未必是他的核心需求,而给食物对方反而是他的核心需求。
认知深度,和发展高度究竟有什么关系?
你对一件事物的认知越深,你的发展高度也会相应地提升。为什么很多人所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呢?
一方面和自身所面对的压力有关,另一方面是和自己的认知有关。对自己不愿意下狠手,社会会对自己下狠手。你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也和你的认知深度有关,前文也有提到一些。
一直讲发展高度,那具体应用在哪里呢?
主要是你的事业,事业分为主业和副业。年轻时,以发展主业为主,退休后,可以多花些时间发展副业。年龄段只是划分主副业主次的一个大概因素,没有过于绝对,不要过于迷信。
如何培养个人的认知深度呢?
可以考虑做一些刻意练习,比如:阅读有深度的书籍、写深度长文;和人聊天中,尽量多给对方传递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信息量、尽量多维度思考一个问题,客观看待他人与自身的不同点以及共同点,对已有概念不断地做迭代。这些都是刻意练习的方向,可以作为参考之一。
之所以会输出这个主题的文章,是因为我在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认知深浅不同,给自身所造成的影响。文章中有提到一些,忘记了可以翻阅前文。
每个人都要做职业方向,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够不断地找到那些有前景、属于朝阳行业的职业呢?
但是,有的人不是说找不到,是根本没有机会去做。即使有机会去做,做的动力也不强。这其实就是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深浅所造成的结果。
如果,你有输出成长记录的习惯,可能会在输出中遇到认知深浅的问题。你的认知深度,决定了你的发展高度,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