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毕业出来上班后,我曾很长一段时间不回家,哪怕是我回家也只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相比于远去北上广,回家一趟需要飞机火车,翻山越岭穿越大半个中国的人来说,我无疑是很幸福的,在每个休息的周末我都可以回家,在每个感到疲惫迷茫的瞬间我都可以立马收拾行囊,不一会我就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家里吃上母亲烧制的热腾腾的米饭,躺在自己那不大也不小的床上思考着未来。你到了家里,一切烦恼都会变小,这就是家,家之所成为家,除了能留住你的心,还有的便是家里还有至亲至爱的父母。
即使我有着这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年里回家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为人子女,特别是我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唯一的牵挂,我的做法显得很不孝。我不回去,父母总以为是工作忙,年轻人,工作忙点总是好的,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前程摆在了第一位。
平时的电话往来也大多是父母主动的人,尽管在自己看来简单的寥寥数语,吃了吗?上班辛苦吗?已经是父母给的最好的关心,自己也早已过了那个青春的叛逆期,做事再也不会那么一意孤行,考虑的也更多了。只是有几个坏习惯,至今未曾改变,主动的联系便是这样,我爸很多次的在电话里对我说,要常打电话,更多时候自己想想,父母真的受累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到我长大成人,他们却鬓角斑白,逐渐老去。
2.
平常最正常不过的事,让你忘了它的存在,若有一丝变化,你也不觉得的奇怪,因为你觉得他太正常不过了。我妈的电话便是如此,从连三天一个到后来的一天一个,有时候一天几个,哪怕每次的通话也不过是短短几分钟,我已经平静的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电话变多了,因为电话里的话还是平常的老三样,说着家常,没有让自己听到觉得重点的东西。
最平常不过的,最没有变化的,最让你没有察觉的,实际上就是最大的改变,就是最大的不同,这里面肯定有着什么事,只是父母用含蓄的方式表达着。我妈就是这样,近来的电话打得多了,我竟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同,我很本能的觉得是自己太久没回家了,我妈想我了,不会想到这里面是否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直到前几日回到家里,我妈一直跟我说最近自己记性不太好,我还不以为然,到了外婆家,外婆说我妈最近一段时间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有些神情恍惚。
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母亲也基本上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的多,平时还有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看看电视就休息了,一天天就这么过来,今年以来一直没工作闲着在家,一个人久了,母亲有些抑郁。
大约十多年前,母亲曾一度抑郁症十分严重,这么多年来,依然吃着这类药,睡不着时总是会加大药量,这类药对身体的损伤很大。抑郁的原因便是一个人总喜欢胡思乱想,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也许是母亲怕我担心,从未在电话中提起,而我也不够警觉,未有所察觉,想来自己对父母也是不够关心。在不知道真相你不曾有任何的感觉,一旦你知道了,内疚,惭愧油然而生。
3.
大学毕业时,曾想着出去闯荡一番,并不想在家里附近工作上班,想着只有混出个模样才能回去,光宗耀祖之心人尽皆知。第一份工作的地方不算远也不算近,在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在找工作时母亲常常跟我说家里附近也有很多好的工作,希望能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
最初这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几个月后,我辞职回去,不是为了什么,工作的碰壁,现实并不是那么完美。母亲不断催促,各方面的原因,我真的回去。那段时间觉得是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期。
最近几天,一直在脑海里回荡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们总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却无法理解父母就是诗,读懂了远方,依然解决不了眼前的苟且,我知道像我一代的独生子女很多,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父母所能寄托的真的很少。
并不是一味提倡留在父母身边,只是,多给父母一点关心,常回家看看,我们能做的有很多,能给的也很多。
父母总是在我们不易察觉的一瞬间老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害怕的就是这样,在你明白了,有时间能去多陪陪父母时,父母已离你而去,当下的时光总是最美好的,珍惜现在。
愿世间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长寿,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