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互联网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端点,以每个人为圈子中心向外连线,把有关系的人用直线相连。最终你会发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通过最多六个点的连接可以到达任一端点。
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
我们再把模型中的每一个节点替换成社会资源来看。
“为了应对需要,满足需求,所有能提供而足以转化为具体服务内涵的客体,皆可称为社会资源。”这是百科对社会资源的解释。
用大白话说就是能帮你解决问题的人、物、钱或者空间都是社会资源。
而在我的认知里,社会资源属于一种不存在于交易市场中的东西。
如果一位医生你要认识他才能让他给你看病,那么认识他就属于社会资源。相反,如果这位医生就职于某家医院,花钱挂号就可以找他看病,那么这就不涉及社会资源了。
程序员缺乏的是接触到非自由市场资源的机会。
02
上面我说社会资源属于非自由市场中的资源,那么就必须逐一的开拓。
销售是典型的主动连接社会资源的一个职业。无论哪种销售方式,都可以依靠其平台自带的中间介质去连接每一个陌生的端点,使其产生连接。
而医生、律师、老师等等都可以选择被动连接社会资源。他们每天面临大量的直接资源或间接资源。
你如果了解数据厂商是怎么获取你的个人信息的,就会知道,他们就好像是拥核国家对非拥核国家的降维打击,对你的痛点和需求就是信手拈来。
而对于程序员来说,工作特点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程序员不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至有的程序员会刻意的去避免这些活动。之前的公司有的同事说上班就像是进了小黑屋。所以这就注定程序员无法主动与社会资源产生连接。
程序员也很难被动的连接社会资源。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会有大量各行的人想要主动接触一个程序员。换句话说,程序员对于大部分行业的人来说没有利用价值。比如滴滴的员工,可以优惠甚至免费乘车,但一定有其限制,根本不能凭空帮别人刷乘车券。小公司虽说灵活程度更高一些,但其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03
与其说程序员到了三十五岁会失业,倒不如说是三十五岁的程序员缺少了必要的社会资源。
所以你看,有的程序员努力想要做出点成绩,似乎抓不住一个向上的阶梯。
是不努力吗?是能力不够吗?都不是,只是少了那个能递给你绳子的一个人。
网上有人说程序员的最终出路是送外卖。为什么?因为每个程序员都点过外卖。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换一个角度,此时用在这里正合适。
献给每一个“不正经”的程序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