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作者: 梅有归期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05:15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纯属一个乌龙事件,不过乌龙就乌龙吧。

    看到这个题目突然很想笑,修行ing,是我一直以来用来自我安慰的。

    比如写文章,写到现在也没有变现,算算时间也有六七年了,算算字数也有100多万字了。同期和我一起写的也都出了自己的书,或者是变现了,唯有我还在不知道为什么目的坚持写着,那就干脆安慰自己,修行ing,如果不这样阿q精神一些,写不下去呀,放弃也很难受,所以只有写着吧。

    比如读书,相对于读书多的人不多,但是相对于读书少的人来说,我也算读了很多书,可是也没有变现呀,也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呀,于是还只能是安慰自己,修行ing,如果不这样想,难道不去读书了吗?所以只能读着吧。

    再比如工作,从一个陌生的行业再到另一个陌生的行业,虽然付出了100%的努力,还是没有同期一起入行的同事赚的多,于是又安慰自己,修行ing,发现没,我真的很阿Q。

    其实这些弯路走来走去,才最终发现自己更愿意在哪个行业,或者是哪个技能上下功夫,跟朋友聊天说到这些的时候,她说说你是真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啊,我又安慰自己说,有些弯路还是要走得,不走怎么知道适合自己呢?你看是不是又有点阿Q精神。

    这个IQ精神还体现在我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今天孩子把我和爸爸拉到一个群里,告诉我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我俩说,然后我说:说吧,我今天休息。

    她爸爸也及时回应说:说吧。于是孩子就在群里巴拉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中心思想就是她不要住校了,她要走读,不管付出多大努力,她都要走读。

    然后我和爸爸两个没说话,后来爸爸提了一些问题之后就表态了,支持她走读。

    然后孩子又艾特我,问我的意见,我说没意见呀,支持,只不过走读回家手机要交上来。

    然后孩子就愣住了,说就这么简单吗?你俩就这么同意了吗?这可是纠结了我两天的问题呀,我以为你们俩得要死要活的反对,我都想好了一哭二闹三上跳的招数了,没想到你俩没给我发挥的机会。

    看到这里我有点想笑,其实我不知道爸爸是怎么想的,站在我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合理诉求,应该被满足,况且这件事情还困扰了她那么久,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可能这个决定会带来无比正向的结果呢。

    听孩子说,她们很多同学也都想走读,但是有的家长不同意,有的介于走读和住校之间,反正没有她这么坚定的。也没有她这么快就和父母谈拢了,商量出一个确定的结果的。

    我听到这里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不该开心,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与错,其实我觉得每一个决定,在决定的当下,并不知道是对是错,只不过趋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已,至于后来看起来的对错,都是我们作出决定之后努力使它看起来正确而已。

    想通了这一点,阿Q精神一下有什么不好呢?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看来的的确确都是在修行中。

    修自己的过去,修自己的现在,修自己的未来。

    与其说是修行,倒不如说是探索。

    我觉得探索这个词,用在我自己身上会更恰当一点,别人给我看手掌纹,说我是一个片理性的人。

    当时我很惊讶,我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老师说:我会是比较理性的人吗?事实上,从他教的知识来看,我的确是一个偏理性的人,可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觉得都不理性,都是一时冲动就决定了,我明显是一个感性的人。

    我想这可能是和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系吧,当然也可能和我自己的探索有关。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乖乖女,从来不干出格的事情,除了远嫁这件事情之外,其他的我都是为别人考虑的比较多。

    就是宁愿那种别人伤我1000次,我不会伤害别人一次的人,说好听一点叫善良,说难听一点叫懦弱,善良的没有底线。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又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不过骨子里带来的这些特质,改变也不会改到哪里去,朋友也都经常提醒我,要善良也要带一些锋芒。

    好吧,那我就试着修行,试着探索,挖掘出自己内心的锋芒,有些时候失败了我就套用一句,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修行ing。

    既然是修行,那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完美,失败也是正常的,犯错也是正常的,允许自己当下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接受自己当下所做的决定不完美,接受这些事情所带来的结果,我想这也应该算是一种修行吧。

    其实不论如何修行,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惊慌,能比较客观理智的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不冲动,我想这就算很成功了吧。

    如果是这样算成功,那我想我现在连成功的门都没摸到。

    因为遇到事情的时候,我只能做到不那么惊慌,但是容易冲动做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客观,不理性。

    这说起来其实也有两面性,有利有弊。

    有利的事情是,别人都知道我比较感性,是个特别守信真诚的人,没有一丝丝算计别人的心思,所以虽然好友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掏心掏肺的,对彼此付出真心,这一点令我非常骄傲。

    弊端就是因为我特别容易轻信别人,所以自然而然的也被骗去了很多钱财。走到现在我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不那么轻易的去相信别人,当然这是在投资啊等等一些项目上,生活中,我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相信别人,容易对别人不设防。

    这一点好像无论怎么修行都改不掉,我也不想改掉这种真诚不设防的特点。

    因为觉得如果每天都想着如何防范别人的算计,会很累,不是有句话说:你相信什么就会遇到什么,我相信人大多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也相信我会遇到更多善良真诚的人。

    写到这里突然卡壳了,不知道往下面该说什么了,其实想说的很多可能介于公开发表的观点有些不适合说出来,那也就算了吧,反正无论如何接受自己的状态就好了。

    最近也在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基本上是那一种相信自己,放下自己,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等等。

    我觉得一类书看多了就会发现,其实这一类书会有共同的特点,比如心理学一类的,观点有时候很类似,当然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个派别,两种观点,派别肯定不一样,观点肯定不一样。

    工具类的书,看多了也会发现有趣的现象,比如这本书的作者讲的这个观点,提到是在哪本书里学习到的,另一本书的作者可能也会提到这本书,但他俩的解读角度可能不一样,但其实这个观点的出处,你就知道了它的原始位置,所以书读多了还是有好处的。

    最近读书喵俱乐部的伙伴们,在组织共读影《响力》这本书,我也参与了,其中原本制定的计划是共读21天,今天是读到第十几天了,感觉已经没有啥可写的了,而且读完之后虽然知道它里面的原则很好,但发现如果把它很完美的应用出来,真的是很难。

    可是有些人可能天生对这些影响人的策略很敏感,他就会在这方面用的很好。

    我想这种特质应该也和家庭有关系,比如说经商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经商的孩子,从政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从政的孩子。

    这样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其实资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所以现在才有寒门难再出贵子这样的结论,也不是说一定不能,而是比过去程度又更难了一些。

    因为现在资源、财富分化越来越严重,你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也等于掌握了一定的财富,也等于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资源。

    你看,富有是一种循环,而贫穷也是会这样循环,直到某一个环节被打破,那你就可能会实现阶级的跃迁。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以前年轻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话有问题,怎么会不由人呢?

    不是有句话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吗?要努力奋斗,要努力上进,要努力改变现状。

    而年龄越来越大之后却发现,其实。其实有时候真的是命运让你走哪一步,你不会差半步,当然这不是迷信的说法,而是你固有的思维方式,固有的资源会决定你的上限。

    除非这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倒掉了,才能打破这些枷锁,可能这也就是我们修行所要追求的结果吧。

    不管结结果如何,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可能去改写自己人生的篇章,所以最后还是以修行ing结尾吧。

    愿你我都有更多的可能性,都不辜负来这世上走一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m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