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21 古诗十九首

2018-08-21 古诗十九首

作者: 文案慧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0:14 被阅读0次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古诗词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存在。

如果你讲“从明天关心粮食和蔬菜”,就算他不懂这首诗的意思和内涵,至少他能听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如果是古诗,则需要翻译成白话文。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把诗写成那样,而现代人则喜欢把诗写成这样?古人平时讲话也之乎者也吗?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在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首先,最初有汉语的时候,所能用的词汇是很少的,表达技巧也很简单,《吴越春秋》里,有一首《弹歌》,援引如下: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这个“宍”,即“肉”的意思,诗的意思是,把竹子砍断,再用绳子连起两头,做成一张弓,把土块弹射出去,去猎杀动物。

古人不啰嗦,只是因为他们的日常交流,我们看不到,而有幸流传下来的,例如这首诗,必须非常精练,因为制作竹简或者在镌刻铭文都是件工程量很大的事情。

这叫幸存者概率偏差。

通读古代文学,你会发现,先秦的文字虽然简洁,但是较为直白,也比较容易懂,反倒是诗词的黄金时代唐宋时期的作品,有了很多讲究。

简单来说,中国诗词理解起来的难易程度,是先简单,后复杂的。

如果我们把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系形成的过程看成一个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小朋友刚开始学说话,讲的自然是短句子。

到了隋唐年间,佛教西来,佛家经典大盛,使汉语体系得到了极大丰富。写诗词可用的词语在不断丰富,写诗就融入了非常严格的格律标准,以体现其音乐性。

古诗词,我是写不来的,就算写了也是外行,因为我不懂平仄,而且不懂词牌名所代表的音乐,诗是吟诵出来的,平仄处理不好会很尴尬;词是唱出来的,有时候读着没问题,唱出来,那个音调变了,就会产生歧义。

格律诗和词有其音乐性,那是因为能选用的词很多,像押韵啊平仄啊,都能处理好。比如月亮就有很多别号,也许你想不到,它有个名字叫“冰轮”,很形象很贴切,给人一种冰清玉洁之感,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词发的音,如果你填一首词,刚好要用这样一个韵,要处理好这个平仄,那就非“冰轮”不可了,离了这个词,换其他的读来都不顺。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以,就是可以炫技,有时候比拼的是词汇量。

当然,像王维白居易这样的神人,就不必拼词汇量了,直接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像是信手拈来,其实功力高深。

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像《古诗十九首》这样的神作,在小学教育中竟然不受重视。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集子,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一篇文章的作者用典,写到了“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老师给我们讲典故的出处。

高中时读席慕蓉,感觉她的诗有一种特别的才情,有些诗句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感觉像是走在月光溶溶的山径上,长发掠起初恋姑娘的长发,从我的脸庞扫过。

后来才发现,这些惊艳到我的句子,都是出自《古诗十九首》。

《 让 步 》

只要 在我眸中

曾有你芬芳的夏日

在我心中

永存一首真挚的诗

那么 就这样忧伤以终老

也没有什么不好

通篇是白话,只有五个字,给人一种古韵悠悠的感觉,那就是“忧伤以终老”,这句源自《古诗十九首》里的第六首,原诗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异,忧伤以终老。

顺便说一句,席慕蓉有一首题为《长路》的诗,虽然不能断言这标题是源于上面这首古诗,但在当时,这两个字就让我感到非常有味道,有诗的感觉。她还有一首《生别离》,援引如下:

      请再看

  再看我一眼

  在风中 在雨中

  再回头凝视一次

  我今宵的容颜

  请你将此刻

  牢牢地记住 只为

  此刻之后 一转身

  你我便成陌路

  悲莫悲兮 生别离

  而在他年 在

  无法预知的重逢里

  我将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 再

  如今夜这般美丽

而“生别离”这三个字,也是出自于《古诗十九首》,原诗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现在追忆我的读书时光,并不是要点评谁写的好,而是想讲出一个困惑,那就是,文学性,表现为什么?

我们经常能听人说,谁谁文笔好,文字功底扎实,如果不是恭维之词,这个评价有没有标准?

在我看来,标准,就是古汉语的功底,确切地说,是古诗词的功底。

不要以为古诗词和我们离得很远。

客从远方来。

这是《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

青青河畔草。

这也是《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恐怕就算你没读过书,也能轻松理解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

和口语一样吗,是的,从理解难度上来说,没什么区别。

但是又不一样,读来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文学性,一种典雅的气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有朋友问我,你的词汇量是如何积累的?

我觉得这倒不必去刻意积累,你觉得它好,你自然会记住,忘都忘不掉。

前几天读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说游子离家太久,想家了。

评论中有这样一句: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我只读一眼,我就明白,这句诗是有出处的,肯定不是普通网友写的。

如果你问我标准是什么,我也答不上来。

这一句并不难理解,不拽文,不吊书袋,不炫技,不用冷僻字,就是这么直白,但,也就是这么有韵味儿。

上网一搜,果然。

诗是白居易的,全诗如下: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虽然是唐诗,但是很明显没有按格律诗的写法来,倒是有点《古诗十九首》这样的韵味儿了。

写文章和练书法一样,讲究有出处,这个出处,可以给你的文字提升格调与境界。比如,当你异乡漂泊多年,想回家去看看,却又不大敢了,这里你的心境就是“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了,如果你引用这句诗,或者直接用上去,那么你的文章,就有了出彩之处,也就称得上是有文采了。

2018.08.21

相关文章

  • 2018-08-21 古诗十九首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古诗词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存在。 如果你讲“从明天关心粮食和蔬菜”,就算他不懂这首诗的意思和内涵,至...

  • 读书打卡第129天之《古诗十九首集释》(3)

    今天比较消闲,读书时间比较多,不仅把十九首诗都读完了,还读了卷三汇解的“古诗十九首旨意”和“古诗十九首定论”的部分...

  • [学习笔记]|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每首诗均以首句标题。为南朝梁太子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冠名“古诗十九首...

  • 从来只有情难尽

    文/原创/沭彦 读《古诗十九首》有感 《古诗十九首》,抒发了人生中最基本最朴素的情感和思绪。诗歌...

  • 夜读《古诗十九首》

    时光 侵蚀线装书《古诗十九首》 线断纸页碎 捧起一读再读 十九首古诗依然 鲜活,饱满

  • 唐诗简史共读第八天

    谈谈李白这首诗跟《古诗十九首》的一二区别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

  • 《古诗十九首》字字千金,句句经典!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是...

  • 行行重行行

    结束了杜甫之旅,我们开学了《古诗十九首》的旅程,而今天学的一首《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 这一首诗的...

  • 古代最动人的情话——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古诗十九首》中大部分抒发的都是人生无常韶华易逝、佳人远别的情感。这一首《古诗十九首·结发为夫妻》正是在丈夫即...

  • 依依东望的离别诗词,执手相看泪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21 古诗十九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o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