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老师讲这一课时,当时就是深深地被照见自己的旧有模式,然后调整了行为模式,学会陪伴他左右人,让孩子重回到学习小i的兴趣,不是被我操控的,有点恐惧,敏感,重拾初心。
这次重新复习老师的课,又再被一次次戳中自己的魔爪向外抓取,起心动念上的不纯粹.态度上的命令式,感受到孩子的抵触,和恐惧,可是还是坚持了。小i对孩子的吸引还是蛮大的,但是发现我的态度和起心动念更是影响着孩子。一个好工具如果父母引导不善,孩子会厌倦,原本的喜爱,演变成这样,这是多么可怕。
就像老师说小i是学英语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各学科一种类似工具,考验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有内驱力去学习任何东西。小i更是考验父母的智慧和磨练父母的心性,同时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能不能学会英语,不是重要的,而是让孩子内在享受这种学习。
对于孩子有时会有不想坚持的时候,带有情绪的时候,老师举了事例如何陪伴自己孩子鼓励孩子渡过。
老师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更多是鼓励,引导,用爱去陪伴理解包容她,同时也会把她引领朝向更远的目标,增加她的兴趣。而不是把自己的标准投射在孩子身上,不允许出错,不允许不坚持,不允许不认真这些我本身旧有的模式,再一次次照见,而把它们框给孩子。
这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就是那么愿意自主的学习老师的课程,我不需要别人督促不需要别人要求,我就是如此的愿意去学习呢,所以当我换位思考,我也不喜欢被要求被命令。
赞叹老师用身教来带领我们这群实修者。
觉察这一法宝,老师一再的强调,父母每一次跟孩子要求去做某事时,暂停几秒钟,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叩问自己是带什么起心动念,是爱还是恐惧,操控,命令,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孩子。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不改变,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还是要撑起力量,去面对需要自己修的功课。允许接纳吧。深深在心里怀抱一下自己。你不容易,可是你仍然坚持,感恩导师,感恩遇见的同修伙伴。
这一个月以来,深深体验到孩子就是来照见自己的镜子。感恩老师,感恩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