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礼记》简介

《礼记》简介

作者: 尊道贵德Layla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16:23 被阅读0次

主讲老师柯尊斌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早已成为最基本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习的成败或效果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状况。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是我们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来解读《学记》这篇文章,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的专篇文章,不仅在教育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思想史文学史上也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文中提出的教学原则和学习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所以在解读《学记》的内容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礼记》这部文献。这里所说的《礼记》原来叫《小戴礼记》,是以《大戴礼记》并立的。东汉经学家郑玄遍注群经的时候,将《周礼》《仪礼》《小戴礼记》合称为“三礼”进行集中注解。

《小戴礼记》经过郑玄注解后流传广泛,《礼记》从此成为了《小戴礼记》的专称。我们今天所通称的《礼记》也是专指《小戴礼记》,而《大戴礼记》的影响逐渐衰落。最初的85篇文章,仅有35篇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有关“礼”的文献一共有4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三礼”再加上《大戴礼记》。“三礼”中的《周礼》侧重于记录官制和政治制度,内容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

现存的《仪礼》共有17篇,侧重于记录礼仪程序,主要记载先秦、秦汉时期“士”这一阶层的礼仪。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等十几种礼仪程序。《礼记》侧重于解释礼的意义和内涵。以议论为主,思想性较强。

根据《论语》等文献记载,孔子已经无法见到“礼”的文本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文献更是遭受毁灭性损失。那么我们今天所见的《礼记》从何而来呢?

根据《汉书》等文献记载,汉代的“五经”中,“礼”是一部被称作《礼》或者《礼经》的文本,后世学者认为这就是今天所见的《仪礼》。当时还流传着大量有关“礼”的《记》文,《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记》百三十一篇。”

为了朝廷礼仪所需,汉代一些经学家杂采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记》文,从中抄录整理出一些文本。其中西汉经学家戴德整理出的文本被称作《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所整理出的文本被称作《小戴礼记》。但这两部文献在《汉书·艺文志》中都没有明确记载,可能在当时流传并不广泛。

东汉末年郑玄明确将《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区分开来,并且用《礼记》作为《小戴礼记》的专称。《小戴礼记》的地位被提升起来。

唐代初年,孔颖达主持编撰“五经正义”,其中的“礼”采用了《礼记》替代汉朝“五经”中《仪礼》的位置,从此以后“五经”中的“礼”就专指《礼记》。《礼记》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研究者越来越多,《礼记》文本也得以完整流传至今。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礼记》共有49篇文章,内容十分驳杂,并且这些文章作者众多,写定时间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篇章,也有秦汉时期才写定的作品,多数篇目写于战国时期。

由于《礼记》内容繁杂,我们阅读起来就比较吃力。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文献的阅读方法。历代都有不少学者研究《礼记》,因此今天流传下来的《礼记》注解本也比较多。

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应该选择包含郑玄注和孔颖达疏的《礼记正义》为主要读本。还可以参考清代经学家孙希旦的《礼记集解》和朱彬的《礼记训纂》,一般读者可以借助今人的注解和翻译文本,比如王文锦《礼记译解》杨天宇《礼记译注》等都是比较可靠的注解本。

为了阅读方便,不少学者还尝试对《礼记》的篇章进行分类。根据郑玄《三礼目录》的引用可知,汉代学者刘向在他所撰《别录》中,将《礼记》四十九篇分为通论、制度、丧服、世子法、祭祀、子法、名堂阴阳、乐记、吉礼、吉事等九类。

专业研究者自然应该通读全书,一般读者只需要阅读部分篇章。其中思想性较高的“通论”类文章是我们都应该阅读的。比如《大学》《中庸》《学记》《礼运》等几篇,有必要认真研读。《学记》是《礼记》中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下一讲将详细解读这篇文章。

相关文章

  • 《礼记》简介

    主讲老师柯尊斌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早已成为最基本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学习,...

  • 《大学》读书报告

    内容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hao)、程颐(yi)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

  • 《仪礼》简介(附《礼记》《周礼》)

    一、《仪礼》概述 《仪礼》是“礼”本经。 即:儒家五经中的礼经,或《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礼》...

  • 四书-备阅

    《大学》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 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

  • 《四书五经》之精华(七)

    《礼记》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

  • 《虽有嘉肴》教学实录( 程少堂 )

    一、导入:简介《学记》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下这段文字好不好?《学记》简介,预备一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 礼记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

  • 礼记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礼记

    最近在读《礼记》,然而这个最近却不是很近,只是利用了差不多一个月许多空闲的时间,零零碎碎的读了一些篇章,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记》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t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