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作者: 天外_七八个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3:50 被阅读0次

围城读后感

    这是一部社会荒诞的百形图,却又那么真实的存在着。在这里,女人,可怕的虚荣;男人,可怕的好面子。

    记得初中那会刚接触的时候,觉得索然无味,笔下的人丑陋不堪,故事毫无情节,简直不能继续,所以仅仅读了30页左右就果断放弃了。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之际,也不知怎么了竟然极度想再读,便耐着性子好好继续下去。读至四分之一的时候,笔下的人物仍旧丑陋,男主无用,世人皆虚荣,看不到一点积极的气息。再往下倒开始喜欢男主了,虽也好面子,但相比较于身边的种种,他毕竟是率直、不媚俗的。故事中的人物仍然在作者幽默辛辣的笔下丑陋着,但却渐渐有趣起来,再者,作者的语言简直精妙极了,所用的比喻,巧妙奇特又恰如其分,很值得玩味。通篇下来对男主的情感一路也在变化,因他无用又虚荣而讨厌,认识到他的率真而喜欢,认识到了他的可爱之处想想他所处的坏境而产生同情,进而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再到后面结合全局,换自己代入,想必也不过如此,便渐渐理解男主了。然则对男主终究是有遗憾的,性格太过弱懦,最后跟柔嘉在一起却又做不到好好珍惜。

书中男主每一次的抉择,感觉都是顺其自然,完全是依着生活的轨迹发展,最后结果却总是让人深叹一口气,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无奈。但是始终相信,即使是尊生活无可奈何做的选择,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可以活得光明灿烂的。另外对于人物中种种丑陋也能淡然处之了,社会百态,人性万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人性弱点,因着生活展现不一,荒唐的人荒唐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处处计较倒不如淡然处之。如此发现,对身边的人与事也变得宽容起来,但需自律,自我警觉,不能因为合乎情理,就让丑陋泛滥。人总应该克服丑陋,向着美丽成长。

可能,很多人会把焦点对准里面的婚姻,走进婚姻就是走进了另一座围城,这种如果是贬义的理解我是不赞同的。是幸福的港湾还是困顿的围城,取决的还是当中的两个人。一段婚姻里,感情是基础,生活中相互信任体谅是中坚,相互欣赏便是巩固剂,前方有风雨,但身边有近人,携手即处处有港湾,何惧何恼。生活中有矛盾很正常,但是解决方式和态度很重要,总归不过是,理解与换位思考。两人长期相处的一段关系里,沟通很重要,有沟通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解决的方式。好的婚姻既不是围困的城垒,也不是青春的坟墓,而是成长路上有人跟你一起成长,嬉笑怒骂,皆是温柔,皆是幸福的味道,是青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是幸福的围绕眷念。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相关文章

  • 《围城》 读后感

    《围城》 读后感...

  • 读书感受:妙语连篇的“浮世绘”——《围城》读后感

    妙语连篇的“浮世绘” ——《围城》读后感 蔡听...

  • 四月的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围城》这本书给我的代入感特别强,我觉得我在一些方面和方鸿渐是极其类似的,...

  • 10.29 读书笔记

    二读《围城》读后感 因为之前第一遍读的太囫囵吞枣,这次又细读了一遍,现在我来仔细瞎扯下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 围城...

  • ——《围城》读后感 我们在时代的围城里过着平庸无奇的生活,我们在平庸无奇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囿于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

  • 《围城》的那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故事

    最近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总是觉得应该写个读后感,有好多话要说。 “围城”是方鸿渐他们去往三闾大学途中谈...

  • 《围城》 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2016年5月2日晚,柔风细雨,冷暖适中,我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花了8天业余时间,有点如释重负...

  • 《围城》方鸿渐对中的封建教条如此厌恶,为什么却不能摆脱家庭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围城》钱钟书 大部分人在读《围城》之前,都有听闻过“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 《围城》和《皮囊》的读后感

    《一》围城读后感: 钱先生的高明之处你不得不佩服。读完围城,他深厚的学识和犀利幽默的文笔一下就能扎进你的血液里。 ...

  • 《围城》

    读围城,水平有限,写不出来读后感,只能摘抄一些自己感触很深的话 围城节选 1.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tc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