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超越傲慢与偏见 |《深层学习》

超越傲慢与偏见 |《深层学习》

作者: 麦田55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2:40 被阅读0次
超越经验的学习方法

深层学习,其实就是深度学习。原著叫“Deep Learning -How the Mind Overrides Experience”。

知识是哪里来的? 这就像问: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园小朋友会说电饭煲里来,或者沃尔玛超市来的。

教育的普及让人有种错觉,就是知识是从书本上来的。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从哪里来的?知识是经验的记录,包括个人体验和社会实践。

写成文字的,不一定是真正的经验,不是知识。

一个从来没有做过衣服的人用一件旗袍,一条裙子,一件衬衫和一条短裤,裁剪拼接成一件四不像的衣服,然后告诉你,这是他设计的新款衣服。你感觉如何?你或者觉得他是笨蛋,又想拿皇帝的新装糊弄人,或者觉得自己是个笨蛋,看不出皇帝的新装有多美妙。

印刷出版业的进步让一个人用粘贴复制的方法也可以出书。不要被这些印成文字的书糊弄住了。这些写书人表达出来的是没有用的东西。读这种书浪费时间。

人类最初的知识来源是经验的总结。 人体有360个穴位,有12正经,有奇经八脉这些知识起源于人静坐内观的觉察体验,不是像教科书上说的,是某天一人跌倒在地撞到某穴位治好某种病然后知道了一个穴位。

种植五谷,驯养家禽家畜知识是长期农业实践的经验总结。

科学发展也是如此。人们一开始凭感官经验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相信地球是圆的也是通过环球航海来验证的。

所以一个人的基本知识来源是经验,自己的经验或者是别人的经验。

知识如果全部来源于实践经验,那么就不会有创新。那么如果不经由经验,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还有哪些?

《深层学习》教你知道心智是如何超越经验获取新的认知。

为了说清楚超越经验的学习,我们先把基本学习过程讲清楚。超越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

学习是从错误校正开始的。学习过程可以用学习曲线来描述。

错误次数减少意味着学习机会减少,这样学习效率就减缓

短期学习曲线是一条负加速曲线。这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错误多,每次尝试都有很多学习机会。等到掌握阶段,潜在缺陷或者错误越来越少。错误次数减少意味着学习机会减少,这样学习效率就减缓。

通过学习曲线我们看到学习过程会经过不断尝试来完成最终掌握的。学习过程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过程,而最终我们通过信念来指导行动。信念改变时行动随之改变。

如果我们认为火箭必须要靠空气推动才能前进,就不会有宇宙飞船,也不会有登月行动。

不能用来指导行动的信念,或者是信念本身错误,或者是信念归属到错误的本体范畴中。

个人信念库随着时间而丰富,不断感知和接收新信息的过程。认知发展过程中初学者把获取的知识特征归入看似适合的本体范畴中,就是对现象和事物所属的抽象概念进行分类。

比如一个人在建立“羊”这个概念,或者叫本体范畴,会把羊定义为“有角,四条腿,身上有毛,白色或者黑色……”。

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从小通过时间的累积,不断感知和接收新信息,最后建立并不断完善本体范畴来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机器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相反,人类在人工智能中首先建立本体范畴。所以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曾经是个难题。你如何教会人工智能什么是飞盘?什么是人脸?

人工智能AI就是先建立飞盘这个本体范畴,然后再收集整理这个本体范畴的海量大数据,输入机器,利用神经网络学习技术让人工智能理解“飞盘”这个本体范畴,最终分辨出在这张图上的哪个东西是飞盘。

人们通过什么过程最终相信先前不信的事情?人类从相信地球是平的到相信地球是圆的认知花了2500年。信念的修正是通过实践推理来完成。

科学家的认知发展也遵循类似的过程。科学发展出一套技术工具和方法论。科学领域的核心部分就是解释预测归因,构建理论然后验证。知识和信念的更新总是在否定一种范例的同时接受另一种范例。

个人认知修正是缩短版的学习过程。

在信念库的积累过程中,如何处理错误归类?处理方法就是本体迁移,把现象归入新的本体范畴,就是范畴迁移理论。

如何通过阅读纠正认知这种偏差?深层学习教会我们如何超越经验对信念库中错误的知识和错误的归类重新整理更新,完成知识更新。

通过学习,建立和完善本体范畴,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现在大家通过手机碎片化阅读获得的很多信息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一个人如果依靠这种方式学习,在接收这些信息时本体范畴归属常常会出现偏差,知识结构也是碎片化。所以没有系统阅读训练的人会偏见狭隘,容易固守成见。

这个不是手机碎片化阅读才有的问题。1700多年前诸葛亮就批评过读死书的儒生,

笔下虽有千言,胸中无一策。

说得就是这种人。

深层学习的过程也是创新思考的过程。创新是对旧知识的新组合,或者累积过程中变异选择,或者通过启发式搜索的积累。创新的基础就是你建立的本体范畴能够支撑起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甚至跨行业的知识体系。

信念组成元素包含命题,信念内涵及其赋值。人的天性把新命题自动赋值为真。哲学家在漫长训练中获得抵制人类自然天性的能力,哲学家是怀疑论者,他们总是对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出质疑。

我们提出问题的动机决定答案的存在空间,或者解决空间。这种思考方式可以让人拥有超越个人经验获得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超越傲慢与偏见 |《深层学习》

    深层学习,其实就是深度学习。原著叫“Deep Learning -How the Mind Overrides E...

  • 我所坚守的事情

    我坚信世间有爱情,初层次超越物质和利益的衡量。再深层次,超越头脑的把戏相爱。再深层次,是两个完整独立灵魂的遇见,...

  • Arxiv网络科学论文摘要22篇(2020-09-22)

    基于车辆类型、速度和道路几何的驾驶员行为识别和分类; 超越社交媒体分析:使用自结构增量机器学习了解人类行为和深层情...

  •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虽然一直在尝试超越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超越自己只是一个表面工作,还是不够深层。当下的自己还是胆怯,很犹豫无论是面对喜...

  • 065健康管理 精神自由:不为物役的自我解放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在湖畔的身影,她的精神自由超越了现实的枷锁。 精神自由是财富自由的松紧带。陈寅恪:独立之人格,...

  • 关于学习——四个超越

    1、学好教材、超越教材 2、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3、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4、学习父母、超越父母

  • 深层次学习

    牛顿被苹果砸了,不是马上跑去给头包扎么?人家开始思考问什么苹果只会往地上砸下来,而不是往天上飞?大家总是对这些再平...

  • 《学会建立学习组块》

    《学习之道》里常常提到建立组块这个词。第13章里谈到了搭建深层组块。那么什么是深层组块?为什么要建立深层组块,怎...

  • 1-4 深层神经网络

    吴恩达《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课程笔记 1. 深层神经网络 为什么深层神经网络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可以这样理解深层...

  • 2019-06-22

    思维的不同阶段,从表层到深层,就是要理解学习建基于学生形成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需的多种学习策略之上。 学生需要看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傲慢与偏见 |《深层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t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