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有道是: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赵德志占了这两样,注定一生好不了哪去了。但什么人有什么福,赵德志的儿子在外边闯荡几年倒是有些成就,这让赵德志扬眉吐气了几次,牛逼了几回。
赵德志的儿子大军上学时我教过一段时间,小家伙聪明有余,但懒惰不爱学习,常常不写作业,中学毕业后没有继续学习,而是走上了打工之路。
开始在饭店当门童、端盘子,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搞直销的人。那个时候直销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没有沦落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程度,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些,两年下来发展了不少下线,挣了些钱。后来和一个女孩走得很近,这个女孩还是大军的上线,进而发展成为情侣关系。这给大军的发展开了绿灯,一年下来摇身一变成为金字塔的高层。消息传到村子里,赵德志两口子美得不行,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营销方式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就是从亲戚朋友熟人入手发展下线,挣人头钱。由于大军赚到了钱,在村子里产生挺大的反响,这就像买彩票一样,如果有一个人中了大奖,一定会带动周边一批积极买彩票的人。赵德志和老婆趁热打铁,在村里广为宣传,一段时间里,有不少他们家里的亲戚被忽悠上了道。可是却没再出现挣钱的人,大多的结果是损失了一笔钱,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期间,因为上下院住着,有时会在一起聊天,赵德志和老婆就忽悠我加入,说我有文化有知识,如果去了一定会发展得更好,甚至会比大军子做得还好呢!怎奈我早已了解其中的内幕,不过就是个大坑而已,任这两口子浪费了成吨的唾沫星子,我只是嘴上哼哼哈哈,心却不为所动,赵家两口子眼见无望,便渐渐泄了气。
后来,上面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始打击这种营商行为,大军子只好收手或者转入地下,但已经是穷途末路,辉煌难再。大军子眼见前途无望,还有入局的风险,便转了行,做起了实体生意,结了婚的老婆也和他分道扬镳了。
一转眼,赵德志已经六十多了,儿子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不管赵德志这家长做得咋样,也算完成了当父母的任务,该轻松一下了,不需要再那么辛劳了。但赵德志是个闲不住的人,种了十几亩地,开着拖拉机春天给别人家翻地秋天出车拉苞米,平时再干点零活,维持平时开销将就生活也应该知足常乐,老赵却要张罗盖房子。
赵德志算了一笔帐,儿子给出五万,闺女给拿两万,镇里给补助三万,再操办一下酒席收礼收个三万两万的,凑在一起就十多万,自己根本不用花啥钱,干赚着住新房,甚至还能剩几个,这是多么好的事!不干白不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