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葭州寒雪
如今,我们生活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智能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于是人们平均每6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很多人就有了电量焦虑症。
手机突然电量不够了,人们就进入焦虑状态,感觉如果没有电量了,万一耽误他们一个亿的项目该怎么办呀。
其实,科技让我们进入了更大的幻觉,我们应该慢慢远离手机才是一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手机正让我走上了无知的陷阱之中。
我们人类的大脑皮层,占体重的2%,却要消耗身体能量的20%。大脑皮层上的神经元,通过发送信号,来发生链接。于是,我们动脑也是"耗电"的过程。
我们学习当中会有两个天生的关键模式:
按需学习
循环利用
按需学习,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就是不必要就不学习。没必要的事情就要费电了,学习它有什么用呢?第二层面,就是"够用即可",既然够用了,还浪费时间干什么呢?
人类天生以来就是好学的,可是,人们就是按照按需学习的模式,这样就切断了人们再去学习的意愿。既然我们生活中够用,学多了,也是浪费,防止进一步学习。
大脑也是有节能模式的,既然人们觉着够用,就不会主动去学习,生怕自己学多了没有用。不愿意学,当需要知识的时候,人们就会寄希望于速成。速成,就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根本靠不住。
大部分人学习不好,主要是没有学习意愿,也就是不愿意学。他们很多人都是大脑节电模式的受害者。因为他们觉着没有用,那只是当初觉着没有用,未来根本说不来,你学习的知识到底哪个能改变你的一生。
有时候,我们若非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一身才华。
面对大脑节能模式,加上我们按需学习,只能进行逼迫式学习。不然,等你年老了,回顾,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若是当初没有好好学就亏死了。
那么,如何对抗大脑的节能模式呢?主要是如何抗衡"按需学习"的措施和方法":
第一,主动或被动地采取逼迫手段;
第二,主动或被动地提高学习的标准;
人们学习的第二种模式就是: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就是大脑学过的东西,下次重新学习的时候,首先会启用原来已经学会的,也是是把旧有的神经元连接重新启动,主要是原来的强连接。优先使用原来建立的神经元强连接,如果没有才开始重建。即已有的连接不够用,再连接新的。
那么,我们说脑子越用越好,脑子是用不完的,趋近于无限。因为我们大脑皮层上有那么多的神经元,我们使劲去学习,建立神经元连接,就会越来越发达。
无论学习什么,都相当于是建立了更多的神经元连接。
那么,给我的启示就是,年轻的时候,学习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学的多了,就会越学越快,学的越好。脑子也就是越用越好,越来越聪明。
那么,我们给大家的学习建议就是:
多学,学得越多越好;
多练,练得越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