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似乎人人都在努力奋斗,都在持续努力,可分明有些人努力一段时间后,不见成效,没有结果,然后就不了了之,又称之为从入门到放弃。
几乎人人都知道,量变产生质变,似乎也只是当作一个口头上的话语,具体多少才能产生质变,也没人能说得清,有本书提出来一万小时定律,乍一听一万小时,可能会吓退一批人。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成就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理性的人仔细计算一下就可能发现,一切似乎没那么难。
一万小时按照每天十小时算,一共1000天,三年多一点,如果八小时,1250天,三年多,不到四年,即便是7年计算,也属于可期待的未来了,不是吗?
人生最重要的基础技能大约是这么三个,读写算,读就是读书,写就是写作,算,包括计算在内,更多的指的是会使用计算机一类的东西。无论哪一项都需要自己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进而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最终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生活。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一共十六年,可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觉得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也没有真正精进哪些技能。
英语就是培养失败的典型例子,上了这么多年学,有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英文原版书呢?
答案在自己心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对于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而言,远远达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九边在《向上生长》里面说到,对于编程这个技能,很多人心中念念不忘的计算机技能,九边用的入门是一万行可运行的代码,里面提到一个入门学习的方式,就是对照一本编程书籍,先抄写代码到可运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熟悉,直到看到题目能独自把代码编写出来,这就说明这本书已经掌握了很大一部分。
这个编程一万行,如果每天一千行,算下来也是三年多,跟一万小时定律很像,会不会是巧合呢?
还有一个技能,写作,九边说的是一百万字,如果按照每天一千字,算下来也是三年多,跟一万小时定律很像,还是巧合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倾向于,学习一个技能直至完全被自己掌握,需要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一万小时,就是需要入门之后不断地修炼。
英语,编程,写作,无一不是。
即使七年时间也是可期待的未来,不是吗?
希望,就是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让自己的明天更为美好。
究竟如何努力,怎么才算努力,有一个指标式的节点是不是让自己目标更清晰明确一些呢?
英语,一万单词。
编程,一万行可运行的代码。
写作,一百万输出的字。
大家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