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应该怎么用?
大多数中国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帮孩子规划金钱使用的习惯。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压岁钱无非两种用途:1.爸爸妈妈以“保管”之名,拿走了;2.自己拿着,爱买啥就买啥,年还没过完,压岁钱就没了。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可惜,中国很多家长并没有这种意识。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给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东西够用,根本不用给孩子零花钱,更不用提把春节不劳而获的巨款——压岁钱,留给孩子,进而教会他们理财意识。他们出奇一致地认为和担心:孩子有钱会学坏。
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 分清“需要”和“想要”,教会孩子“延后消费”
需要的东西是要买的,比如教科书、作业本、画笔,园服小白鞋;想要的东西不一定要买,比如那个陀螺,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把喜欢的东西一次买完,一来可以让孩子知道“等待得越久,得来越宝贵”,二来“延后消费”可以攒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东西。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一个人未来的财富并不取决于他的智商和情商,而是取决于他的财商。而财商,是指一个人如何理解金钱、管理金钱的能力。父母对孩子在成长中对金钱的需求没有意识,除了会让孩子走上歧途的概率变大,更会剥夺孩子认识金钱的机会,从而使孩子丧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
2016年,重庆有两个孩子在春节期间攒了不少钱,由于担心开学后,压岁钱会被父母没收,于是便决定在父母“出手”前把钱花光。 仅仅一天一夜的时间,他们便把几千块的压岁钱花得所剩无几。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予他们好的金钱体验,所以这两个孩子失去了对金钱管理的机会。殊不知,这种不尊重孩子在零花钱或压岁钱方面处理意愿的行为,会难以让孩子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塑造自己的积极财商意识。而这,轻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报复性消费;重则容易让孩子在成长中泯灭人性,蒙蔽良心干尽蠢事。 可见,从小教会孩子认识钱,理解钱,对钱有正确的态度,在教育中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怎么花钱,可以直接看出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排序,这是一个人的人品和格局。金钱是不会从树上长出来的,更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通过劳动才能获取。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在我身边好多父母眼里如同洪水猛兽。他们在教育中对金钱避而不谈,觉得谈钱庸俗,担心过早的金钱教育让孩子变得“金钱至上”。于是,孩子小学时不谈钱,中学时不谈钱,大学时不谈钱,等将来孩子大学毕业,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再想跟孩子谈钱,希望他赶紧有房有车,是不是翻脸太快?
恋爱能力需要锻炼,驾驭金钱的能力也需要从小培养。金钱只是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别人,也可以用它来达到你的个人目标。在这个世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必须敢于和孩子讨论金钱,坦然和孩子讨论金钱,而不是一边焦虑,一边又害怕,开口跟孩子谈钱。我们对金钱的纠结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其次,把压岁钱的所有权还给孩子。
这是否意味着此后对孩子如何处理这笔钱不管不顾呢?显然不是。无论在法律上或者道义上,父母都有义务去引导孩子如何科学支配这笔钱。
1、学龄前的孩子 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孩子还没有钱的概念,我们可以趁止机会教孩子认识货币的价值,我们收到的钱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将这些面值的钱摊在宝宝们面前,不同面值的钱,可以买不同数量的糖果之类的,用宝宝的思维教他认识金钱,这个阶段宝宝们不大会用钱去买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家长可以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存起来,用作孩子的健康基金或者教育基金。
2、低中年级小学生 当孩子上了小学,懂得花钱买东西,家长最好不要简单地把钱收走存起来,而是应该和孩子商量。如果孩子希望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银行开户,买了教育金的孩子,如果有个复利增值的账户,也可以让孩子存在自己的教育金复利账户里,让孩子实地体验什么是理财,怎么到银行存钱,怎么通过保险增值。 如果孩子想买一些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家长可以给孩子留出部分压岁钱,并且引导孩子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必须的。比如孩子想买一些东西,家长可以让他列一个表,引导孩子思考,并把自己未来活动需要的资金考虑进去,这样孩子既能学会约束自己,把自己的成长、梦想、计划等与金钱联系起来,明白钱的重要性,也能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规划能力。
3、初高中的孩子 针对上了初高中的孩子,家长应该培养他们主动储蓄的意识,引导他们把压岁钱分成不同的使用部分,自己决定如何分配。家长可以监督或给予建议,但不要过多干涉。 如果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数额较大,家长还可以拿来申购理财产品,并和孩子定期查看账户。针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还可以根据实际受益情况和他讨论投资策略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等问题。如果孩子对这些感兴趣,可以多给他讲一些金融知识,让孩子建立起投资理财的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