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李老师给我这个难得的平台和机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既惊喜又惶恐。因为我们家思蕴在班级里不算是最出类拔萃的,与一些优秀的孩子相比还有所差距。可是李老师关注到并且很看重思蕴酷爱看书的这个特点,希望我给各位家长讲一讲,那我就把这些年陪伴和帮助思蕴走上阅读之路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吧!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一)阅读能使孩子变聪明。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书读得越多,孩子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孩子越聪明,越爱思考,又反过来使孩子更乐于阅读,学习自然不用担心。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认为:“21世纪竞争的必要条件,是快速吸收讯息的能力与正确表达意思的能力。”阅读就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方式,眼睛一分钟看字668个字,说话最快一分钟250个字,阅读比听要快3倍。还有脑科学家洪兰教授,她是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曾任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她用脑科学的原理告诉家长们:激活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阅读,运动和游戏。因为她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阅读、运动和游戏可以使大脑神经活化得更快、分支得更密。
(二)阅读能塑造孩子的人格。
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我最看重的并不只是知识的摄取,更不是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影响。杨澜说过:“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底气,也许读过的东西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节构和举止修养。”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TA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TA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TA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可以说,课外书就是思蕴的精神家园,她能随时随地从书中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和寄托,而不是电视和电子游戏。
(三)我们的孩子正处于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经历了5岁的阅读启蒙敏感期和6-7岁的大量识字阶段后,8-14岁,是孩子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奠定他们一生中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的大量阅读,基本都在这几年的时间完成。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其中,8-10岁(也就是小学3-4年级)是孩子进入自由流畅阅读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小学三年级,孩子应该从“学习阅读(Learn to Read)”过渡到“通过阅读学习(Read To Learn)”。因为从四年级开始,无论是语文、数学、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有科目都需要孩子具备良好的阅读流利度与较强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否则连课本与习题都看不懂,更谈不上消化与吸收知识。没有快速、流利阅读能力的学生,会在这个时刻开始落后。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与同龄人的阅读能力差距渐渐增大,他们的同学正在利用流利的阅读能力去获取新知识、积累新词汇,但阅读落后者可能会开始不愿意读书,以避免阅读产生的自我沮丧。进而,他们在学校中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厌学,成绩越来越差,这种恶性循环让他们与同龄孩子的差距进一步增大。
热爱阅读——良性循环不爱阅读——恶性循环
第二个问题——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在阅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的情况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成为了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两大根本问题。围绕这两大问题,我总结了自己帮助思蕴爱上阅读的5条经验。
(一)打造家庭图书馆,为海量阅读提供充足资源。
小学阶段的阅读,首先要保证量,也就是“厚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没法“薄发”的。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广泛涉猎,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目前全国上下的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
1.大量买入纸质图书,填饱中文阅读胃口
有专家称,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三四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平时,我在一些公众号上看到好的书单都会立即收藏起来,然后一到双十一、4.23国际读书日这些促销日,就上当当、京东买买买。尽管给孩子买回TA可能有兴趣的书,这是最便宜的投资。买回来的她实在不喜欢,反正还可以上门退货。我们家里,如果算上绘本,思蕴的藏书比我们大人的还多,估计没有上千本也至少有个七八百本吧,而且这个数量还一直在不断攀升。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我就又入手了一千多元的书。一楼客厅、二楼她的房间、三楼书房都有她的专用书架。几乎每个月,我都会叫上她一起,对她每个书架上的书进行换血更新,将她常看的或者推荐她看的书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不想再看的以及暂时不读的书就收到三楼。当家里有很多书、很多好书、很多适合孩子的书、很多孩子喜欢的书的时候,让孩子随时都能享受泡在图书馆的感觉,TA想不爱上读书都难。
提到图书馆,其实图书馆和书店也是提供海量图书资源的选择,但我个人比较少去,原因一是满足不了随时随地“勤读”,对养成阅读习惯意义不大;二是多数图书馆和书店的书籍鱼龙混杂,家长无法过滤,孩子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的儿童读物吸引注意力。
“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2.借助英语听读神器,建立英文阅读习惯
同样的道理,英文语感的培养也一定要靠量足够大的阅读输入为前提,这是老师帮不了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教材,都只能起到给英语学习打框架的作用,只围绕教材展开的教学,都做不到大量、复杂场景的输入和输出。以《新概念英语》为例,一至四册全部的课文文章让一个英美国家的成年人阅读一遍只需要半天多的时间。如此小的语言输入量,注定了仅靠教材不可能学会英语。如果没有海量输入打基础,一切输出都是低水平重复。但我们家长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总是急着想看到孩子口语上的输出。
同时,要学好一门外语,需要对语言背后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感兴趣。只有当孩子开始关注英文书籍的内容,进入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才能自然轻松地将单词和语法活学活用。原版阅读就是最真实的外语语境所在,这种外语学习方式,属于“在使用中学习”——即二语习得最有效的方式。
不过,海量的英语课外书可就不像中文课外书那么容易获取了,并且成本也很高,关键是对于英语底子薄的家庭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家利用的是一款专用电子平板——iEng英语听读训练系统,里面包含了16000册英文原版书,分为120个级别循序渐进,还有外教逐句领读、发音实时纠错、内置词典例句、个性推送书籍等功能,非常强大,堪称神器,极大扫除了孩子的英文阅读障碍,成功建立起思蕴的英文阅读习惯。
(二)减少约束和干涉,让阅读变成轻松愉快的事。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正是成年人对孩子自以为是的约束行为,才是导致孩子对事物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但凡在阅读环境宽松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阅读兴趣不但没有误入歧途,反而能够博览群书,通文达艺,形成了良好的阅读积淀。
1.遵循年龄规律,尊重兴趣偏好。
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都不同,对应的阅读关注点也不同,阅读也有敏感期。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孩子也许会非常痴迷于某一类书,从小学到高中,最常见的依次是童话故事,玄幻小说和校园文学。在一个特定阶段单一领域的阅读并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发展,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的阅读内容横加干涉。到了一定阶段,孩子将不再需要某类曾经痴迷的书,很少有初中孩子还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也很少有大学生还喜欢魔幻小说。但孩子对书中问题的思考将会延续到其它领域。
同时,也不要迷信任何一份书单。美国图书馆学教师Susan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孩子脾气秉性、生活环境、年龄性别、心理特点各不相同,同一本书,别的孩子喜欢的爱不释手,可自己的孩子连正眼都不瞅一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当时不喜欢就换一本书读。
要建立一个新的行为习惯,本身已经很难,你还用一些孩子不爱看的、看不懂的书去打击和妨碍他的积极性,就更难了。
2.为孩子选择有趣的书。
如果目的是为了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书籍时,趣味性和想象力要占首位。幽默、夸张、新颖、富有想象力的书籍往往更能吸引起儿童的兴趣。庆幸的是现在市场上这类儿童读物越来越多,只要用心,总能找到一些书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令思蕴爱不释手的罗尔德·达尔作品 脑洞大开的桥梁书最容易将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的大门3.无欲无求,不增加负担压力。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在他的《阅读的力量》中提出“自由自主阅读”(FreeVoluntaryReading,FVR),指的是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不需写读书报告,也不用回答章后的问题。若是不喜欢这本书了,也不必勉强读完它。Krashen教授指出:“FVR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方式,是达到语言流利水平的基石。若是少了FVR,很难获得高阶段的语言能力。”好的阅读就应该是“悦”读,不要让孩子的阅读带有功利性。现在很多人不爱看书倒也罢,看书的多半也充满功利心,这才是阅读的大敌。如果让孩子阅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为了应试,那孩子只会远离阅读。
有些父母在亲子阅读时喜欢给孩子提问,搞得像老师上课一样,非要总结一个中心思想,然后问孩子明白了什么道理。其实很多好的绘本和文学作品,作者本身是没有那些说教意图的。他们将对于生命、对于美的感受融在文字和图画之中。所以,对于阅读习惯还在养成之中的孩子,除非是老师要求,不需要读后感、摘抄、读书笔记等(家长可以建议或引导,但不强求);不要求立刻有效果;不把阅读跟学习、跟考试成绩挂钩;不要增加孩子阅读之外的负担,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让TA单纯地享受阅读的快乐。读的多了,积累得多了,吸收得多了,你想要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阅读给我们的结果不会立竿见影,但它绝对是影响深远的事儿。
你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自主阅读的环境,没有压力,没有抱怨,没有强迫,给孩子喜欢的图书类型、喜欢的阅读方式,他们自然能爱上读书。
(三)精心挑选书籍,只给孩子最好的。
比起孩子穿的和用的,我认为书才是最应该只给到孩子最好的,为的是给孩子一方精神净土。
1.几不读
(1)粗制滥造的书不读。
我们国家现在的出版物实在太多了,鱼龙混杂。许多家长误认为只要是花里胡哨、孩子喜欢看的书就是适合给孩子看的书。其实市面上的儿童读物,包括一些颇受欢迎的畅销书,很多都是粗制滥造的低俗读物,为了利益和销量,迎合熊孩子口味,难免三观不正,甚至还带暴力色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
(2)名著的缩改版不读。
家长们对儿童阅读还有一个最大的误解,那就是非名著不读。而家长们心目中的名著大多属于成人读物,以儿童的认知水平难以消化理解。为了迎合这部分家长的想法和需求,市面上就出现了很多名著的改编版、少儿版、青少版等等。一般是把他人的译作大刀阔斧地缩减,再进行一些修改,缩减修改的工作也不可能找那些知名的翻译家和知名作者来做,质量很难保障,阅读价值大幅缩水。其实,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大量的适龄经典作品可读,大可不必急着以这种快餐方式阅读名著。
(3)学生范文要少读。
不要因为想提高作文水平而将作文类的书作为主要阅读书目。由同龄孩子写出的作文跟那些流传久远的经典作品的水平相去甚远,孩子的作文水平是无法单靠读一些范文就能系统提升的。当大量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读得多了,作文自然就能得到一定提升。
2.读什么?
(1)选择优秀儿童读物。
首先,优秀儿童读物不一定是名著。许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并非因为家中无书,相反,家长购置了许多中外名著,良苦用心之余,却发现孩子与阅读渐行渐远。那是因为我们给孩子的环境里,他们看到的都是太过挑战自己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名著,看不到TA内心渴望给TA带来身心愉悦的好书,自己的精神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那些大名鼎鼎的名著,如同一位智慧长者,高高在上。而站在阅读殿堂大门外的孩子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位亲切和蔼的伙伴,牵起他的小手,一同去探索一个新的世界。孩子和成年人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只有适合孩子思维特点的书才能够成为启迪兴趣的原动力。比如,很少有孩子会抗拒那些如《哈利·波特》等真正优秀的儿童读物。比起《红楼梦》这类如雷贯耳的名著,这些童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更加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其次,要挑选国内外优秀的、经典的儿童读物。对于那些书店畅销柜台上摆放的、或者同学们津津乐道的畅销书,家长们不能轻易迷信,要多加甄别。建议尽量选择获得各种国内外大奖的作品和儿童文学大师的作品,或者经过岁月沉淀和历史检验仍常盛不衰的作品。
(2)选择最好的版本。
同一本经典儿童读物,市面上会有琳琅满目很多版本,我一般都会精挑细选一番,选择买最好的版本。什么是最好的版本?首先,要买完整版或者全译本,避免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其次,如果是外国的作品,要选择好的翻译,最好是翻译大师的作品。同一个作品,不同翻译版本,阅读感受相差甚远。家长买书前先读一读,多比较。儿童读物翻译要简洁流畅、生动活泼,尽量使用短句和通俗语言,避免生硬晦涩。再次是纸张和排版,字不宜太小太密,会给孩子造成视觉障碍。还有一点家长容易忽略,那就是插画。建议尽量选择插画大师画的美绘版,能更大程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建议选择知名出版社出品的,在书本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名著名译名绘版系列,每一页都给孩子美的享受(四)用心观察孩子,引导孩子不断拓宽阅读之路。
1.把握好孩子的阅读兴趣
有的家长会叹息说,你家思蕴爱阅读真好,我家小孩就是不爱看书。其实真相是——没有天生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每个小孩都爱看好书,只是有些家长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发掘培养而已。家长功课做足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各有不同。孩子的兴趣是变化的,我们是不是把握住了,并且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呢?如果孩子对哪一类书有兴趣,不妨让他尽情去看。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发现孩子不爱看,就以为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殊不知有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符合孩子当前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太艰涩或太浅显都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要用恰到好处的图书帮他们实践阅读能力。恰到好处的书是指:孩子有兴趣、愿意读,没有太多识字难度、逻辑思考难点的图书。
2.巧妙引导孩子拓展阅读面
家长要观察孩子阅读的兴趣偏好,但也不是指专门投其所好只给他们买爱看的书。兴趣也是可以扩大的,也要不断尝试物色新书,扩展孩子阅读题材范围,不能一直停留限制在偏好区。即使孩子对某一类型的图书有严重的喜好倾向,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广泛涉猎,挑战自己的阅读极限,带着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图书类型,儿童文学类、科普类、绘本类、艺术类、情绪管理类、历史类、人文类、哲学类等书籍都应兼收并蓄。
怎么扩展孩子的阅读范围呢?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本书兴趣浓厚,家长可以趁热打铁,顺带把同一作者写的书、同一系列的书、或者相同知识背景的书着推荐给孩子看,这都是非常自然、孩子很易接受的拓展阅读方式。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给思蕴买了一本《安妮日记》,日记在安妮被抓之前戛然而止,她便关切地问我安妮被关到集中营之后的处境。书里没有交代,我也没有急着直接告诉她,而是马上想到了家里另外两本书——《铁丝网上的小花》和《大卫之星》,同样描述的是纳粹残害犹太人的历史,而且还直观地画出了集中营的面目。这两本绘本是我早就给她买了的,但由于对那段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之前她没有多少兴趣和印象。这时,借着她对安妮遭遇的关心和好奇,我“引诱”她重温了这两本经典绘本;借着这两本绘本的画面和故事,她大致想象和领会到安妮后来遭遇了什么,从而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又比如,思蕴以前从来不看散文书,但当她跟我提起她学过的老舍、林清玄的课文她很喜欢时,我就马上找出他们的散文集推荐给她。虽然她还不会整本读完,但毕竟“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安妮日记》 《铁丝网上的小花》 《大卫之星》总之,父母多去了解孩子,自己真正投入到孩子的阅读中,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通道。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爱好,而且成长的发展阶段状态也不一样。每一次选择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细致观察,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选书的过程如同试图去窥探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满着不确定的冒险。每选定一本好书,都承载着为他们答疑解惑,甚至开天辟地的重任。
(五)家长耐心坚持,永远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无法让孩子读几本书就拥有强大的阅读能力。阅读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就靠一本一本书去读,所以这条路需要坚持和耐心。而且,就跟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一样——家长能够坚持,孩子才能坚持。
1.保证孩子阅读的时间和持续性
让一个孩子从不爱阅读到爱上阅读,可能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家长持续性的干预。孩子透过被人管理才学会管理自己,一开始没有外在的控制,内在的控制也不会产生。孩子再忙,家长也一定要想办法保障孩子阅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比如,思蕴的英文阅读始于去年10月,我就是硬性规定必须每天早晚听读iEng加起来不能少于30分钟,否则靠孩子自己不可能自主养成习惯,这个规矩到现在还在一直坚守。养成一个习惯很难,毁掉一个习惯却很容易。所以一旦孩子开始阅读,家长就要警惕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不能有时间就读读,作业多、没时间就不读算了。
思蕴一年级时的“阅读存折” 当时家人每天帮她逐一登记“阅读存款”,为她养成阅读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思蕴这一年多的iEng听读报告,已经读了2600多本英文绘本和分级读物,23.5万单词,累计130小时思蕴的iEng每日英语听读记录
2.坚信阅读的力量,静待花开
阅读之路,心急不得。阅读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时候它都是一项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万要抛弃通过短时间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不要想着阅读能给孩子一下子带来好成绩,不要觉得孩子近期多读了几本书就能马上写好作文了。
有数据证明,阅读能力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那就更需要阅读。事实上,孩子大量阅读的效果可能要到初、高中才能明显体现出来。孩子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产生的链接就会越多,也许某一天就能出现爆炸式的绽放。
还有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作文能力欠佳就寻求作文辅导班帮忙。作文辅导班能给的写作技巧无法代替阅读积累,但却挤占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减少了阅读量,得不偿失。建议的做法是,孩子作文写不好不要着急,相信孩子仍处于语言沉默期。与此同时,让孩子加大阅读量,向作家、大师学习写作。
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是我们的责任,之后我们只要静待花开。
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职场妈妈&二胎妈妈,很多方面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尤其在指导孩子深度阅读方面。所以,今天我分享的这5条经验,都是针对培养建立孩子的阅读习惯而言的。如果是已经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尤其是进入更高阅读层次的孩子,这些就不完全适用了。进入这一阶段,就还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书籍,让孩子发表见解和观点,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等等方式来进行引导。这将是我们以后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思考的话题,期待今后再次与大家探讨。
我的5条经验回顾最后,感谢各位今天的耐心聆听,也欢迎你们随时跟我交流,谢谢大家!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