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二
来自第十五章《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P140
image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芝加哥大学的奚恺元( Christopher Hsee)让人们在当地一家商店清仓大甩卖时为几套餐具标价,当地餐具的价位一般在30-60美元。他将受试者分成三个小组,其中一个组看了下面的标价,奚恺元将这组标价标注为“综合评估”,因为受试者可以对两套餐具进行对比。另外两组只看了其中一组的标价,此谓“单一评估”,综合评估是组内实验,而单个评估则是组间评估
假设A、B两套餐具质量相当,那么哪套更值钱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可以看到A套包括B套所有的餐具,另外还多出7件完好无损的餐具,所以A套“必然”更值钱。的确,综合评估组的受试者宁愿多花点钱买A套餐具也不愿买B套,A套标价为32美元,B家标价为30美元。
在单一评估组中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B套标价(33美元)比A套(23美元)高很多,我们都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一结果。用具组合(包括餐具)通过标准和原型展示出来,因为没有人想买破损的餐具,于是你立即感觉到A套组合的平均价值比B套组合的平均价值低。如果以平均价值引导估测,人们认为B套更值钱也就不足为奇了。奚恺元将这样的结果模式称为“少即是多”。从A套中拿走16件餐具(有7件是完好无损的),它的价值就会提升了。
实验经济学家约翰•李斯特( John List)对奚恺元的发现进行了复制,他在真正的市场上拍卖两套相同的高价值棒球卡片,每套各为10张,但其中一套附赠3张普通价值的卡片。就像餐具的例子一样,在综合评估中,数量多的组合会比少的更有价值,但在单一评估中则正好相反。
「I,重述知识」
"少即是多",这个道理你曾经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拆页内容,你再次向他人介绍,你将如何说?
我特别喜欢买漂亮的餐具,有一段时间买了很多的铸铁锅,可是大部分都没利用上,先生总是说:买这么多!导致我都有了一种负罪感。后来搬家时,嫌重就没有全部搬到新家去,只挑了最喜欢的三个搬过去,这三个成为利用率最高的锅。我想这就是“少即是多”的道理,虽然减少了数量,可是利用率却高了。
「A1,激活经验」
某次工作汇报、推销产品,你都认为包含的内容更多,价值更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描述当时的场景,然后用“少即是多”理念修改这个案例。
如果没有这样的例子,那么反过来,说说你在购物时,如何掉进这样的陷阱?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有一次我们做读书会,主题是“你会做读书笔记吗?”
当时,负责策划和主讲的小伙伴在做PPT时,介绍了卡片笔记、葱酭笔记、九宫格笔记、康奈尔笔记、思维导图笔记等,由于介绍的内容太多,预留给练习的时间少了;而且到练习的环节时,参加的小伙伴有就有点蒙,不知道要做哪一种笔记。因此,这次读书会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理想。
我们在复盘的时候,一致认为“少即是多”,把一两种笔记法讲透,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小伙伴们练习,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