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书籍的内容,就是忠实地再现‘作者的思想内涵’。”
“读书,就是将其忠实地复制在自己的头脑之中。”
如果被这样的想法束缚,读书就永远只是一个“记忆书本内容、避免遗忘”的过程。这样一来,很多人即使感到疲惫,也还是会拼命努力想把书中的内容装进脑子里。
但是,(很遗憾)我们原本以为通过仔细阅读就能够记住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往往就会淡出我们的记忆。因此,如果读书的目的仅仅是“把全部内容装进脑子里”,那么读书就会变成一件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请回顾一下你自己的阅读经历。那些深深打动我们,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我们真的牢牢记住其中的内容了吗?哪怕只有一页。
能够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一两句话。或者,更常见的情况是:“想不起来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这是一本好书’。”
由此可知,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并非“阅读速度慢”,而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
这就是本书观点的基础——读书理念。
下面,我将介绍本书提倡的“流水式阅读”理念。
“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本书将从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的打造等方面,讲解实现流水式阅读的具体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首先,框定读书时间
固定“时间段以及情境”,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可分为三种类型。
1. 不必读的书。
2.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3.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丰富多彩的多读生活,“9∶1原则”是关键
养成阅读的习惯,关键在于多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在自己的阅读书单中,不能仅有想要慢慢品读的书籍,还要尽量列入能够快速读完的书籍。创造一个接连不断阅读各类书籍的氛围,让自己感受到切实的进展。这种已读书目不断积累的感觉,是养成阅读习惯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大致的比例标准是: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请注意“9∶1”这个原则。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只有书评人才知道的唯一妙招
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不是仅仅单纯地读,而是“为了写而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