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顾客和销售咨询了解项目之后,认可品牌的口味和整体的运作模式,接下来流程外就是跟她约好要到公司来签约合同,商务接待顾客,再面谈详细介绍项目,等待顾客看完合同,付款,签字这样一套流程下来。
但是今天这个客户一来就要优惠,刚好今天接待她的是新商务,顾客想要优惠1000块钱,商务要再跟销售确认,是否有答应要给她优惠1000?
商务打了电话过来,销售接过电话,跟客户说了11月30那天晚上确实有跟她说,这个月签约可以给你一些优惠,并反问到本身你也是做销售工作的。月底给优惠你肯定也会能力的。
月底业绩在48万,再签约你这一单可以跳点50万,跟这个月月初签约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天晚上11点多确实是有人优惠了1000签约。
一直很商务要1000的优惠,销售人员幽默到,你再问我要优惠我真的要跳楼了,因为前面签约的是没有一点优惠政策的,那我们就各让一步,把零头抹去,给你优惠给你800,那两百你也算是给我个面子了。
再顾客的再三请求下,最后给她优惠了1000,你以为就可以这样签好合同了。
最后又传来客户不愿意签约合同,因为顾客还有两个顾虑点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点是关乎以后合同到期了,是否需要再额外收取费用,实际上介绍项目是,公司本来就规定,加盟费用一次性,终身制度,合同到期了就不会暂收费用,只是合同需要每三年签约一次。
另外一个点是担心生意不太好,想增加品类,比如早上增加早餐,也是为了使用最低的成本创收最高的收益,人家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可否认的。
新来的招商打电话问了公司总负责人,说了顾客以上两个需求点,他直接不同意。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跟负责人一样,就是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直接拒绝,而不去想着其他的解决方案。
站在顾客的角度,合同只要加了“合同到期无需再收取费用;第二条,如加盟商需要增加品类,要先跟总部申请,最后协商达成一致即可新增。”
这两条都是很中肯的话,对于总部也没有什么损失,都是可以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
沟通没有达成合作,就是没有符合双方的期待。
主要一个原因是,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品牌方不想损害一点自身利益,顾客想让自己的收益得到最大化。
但品牌方要靠加盟商把自己的品牌宣传出去,是要服务好加盟商,是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让加盟商先更认可你的项目,看到品牌的后期发展,能提供好的服务这些,都要逐一得到保障的。
加盟商也要适当换位思考,都是基于双方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之上才达成合作的,你新增了品类可能会增加了流水,但是你一下子经营的品来太杂,也会给顾客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
因为你经营的多,顾客会觉得太乱,肯定不能专心做好一个品来的。
另外一个,对于品牌方,别的加盟商到了门店去尝口味,想要加盟的的,但是看到了这个店铺就会觉得,怎么这个门店跟其他门店不一样,会影响了品牌的整体形象。
第一时间觉得你品牌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也会给它添了品牌经营的品来杂乱,品牌管理不当的标签,对品牌而言,有害无益。
想要达成合作就是要解决对方的问题,要沟通流畅,就是要接收到对方的需求,准确的帮对方解决她的顾虑点和需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