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叔/橙子学院[达人开腔] 20160831
课程链接: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第一部分:道理都懂,却做不到,是有拖延症吗?
需要考虑的是:你是真的想去做吗?
做一件事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你的出发点最重要。
第一步:在心态上找原因,动力不足,大部分是原点出了问题。找到做事的根本目的,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吗?所有的事情,一定是目的决定行动的。一定要找好出发点。
做事的三个层次:你想做的事;你会做的事;你该做的事。
你想做的事:内心期望去做的,可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尝试后,发现很有趣;一个是尝试后,发现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你会做的事:希望将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强化下。取决于要不要。
你该做的事:取决于你需不需要,因为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动力。比如沟通能力不好,想提高沟通能力。
做事情时需要多想想失败时要回头想一想,如果做什么事情都失败的话。那就问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真的是自己内心想做的吗?不推荐贸然的开始行动。
随随便便的开始,那就会随随便便的结束。
思考这件事很累,但比起思考来说,更可怕的是盲目。蒙着眼睛出发的话,你也不知道你会走到哪里。
多问问这件事情真的是你想做的吗?
第二部分:有了目标却开展不了行动,怎么办呢?
需要考虑的是:去做时,你的能力够吗?
做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做计划怎么办?想问问自己做的时候,是否能力够。
(1)对标 ---正确的评估自己。
做的时候先定下目标,定下目标之后,先对标差距,然后经过测试之后才能定下具体的可行计划。没有可执行性的目标就是在喊口号。
怎么样做到对标呢?20分提高到60分是很大的提高,但是提高到90分就有点过高了。
正确的评估自己:对标的意思是先不要看自己的目标在哪,先看下自己目前在哪里。
(2)制定计划 ---合理性够吗?
怎么样去制定一个合适的计划?如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可支配的时间,那你凭什么去制定计划?
如果都不知道自己的基础水平,就去做一个高标准的要求的话,那你是在自欺欺人,还是在做白日梦呢?
计划的合理性:你得先知道自己有什么,再知道自己当前到哪了,然后才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找到差距后,才能合理的在一定范围内把差距缩短。
(3)实施 --强化自我管理
计划实施的过程: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这个很重要。道理都懂,可就是 做不到。因为这些道理都是别人的。
方法要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可以将学到的方法内化成适合自己的。
自我管理方面的小建议:
(1)每个人都有惰性,不要看每天,看一个大的时间范围内(每月,每周)你完成的概率。
(2)计划开始执行前,先有一段测试,看下自己的基数是多少。
(3)执行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的奖惩机制。奖励,惩罚分明。
(4)留出你的代替方案planb,比如想跑步时下雨了,那你打算做什么呢?
(5)计划要留有一定的弹性。
第三部分:喜新厌旧,是意志力的问题吗?
需要考虑的是:做了,但是没有做到,差在哪?
做事的一般过程: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再从已知到熟练的过程。
道理懂,也做了,但是没有做到,差在哪呢?
良好计划的养成都是要反复进行的。是一个测试,调整循环的过程。
需要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1)先看看是否目标定的太高?
(2)是否有做复盘?需要自我复盘。
(3)理想和现实中的自己的差距。
制定计划的好办法是因材施教,要因人而异。三分钟热度的人,就制定三分钟一个主题,再不断去找下一个三分钟的理由。
未知到已知容易,从已知到熟练怎么做呢:
(1)把方法做一个总结,把方法做成流程化,分类化。方便以后固化。
(2)技能提升:决策化和答案化。不同情况,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案。
(3)具体实施,测试和调整。不断实践,调整上面两步。
做不到的原因小结下:就是要回答:愿不愿意去做?能不能去做?会不会去做?
小结问题答疑:
1、看小说,电影等,可以把里面你认为最触动你,最打动你的感受写出来,作为读后感。让自己学会做成果输出,自己花时间的事情,都及时输出自己的收获、感受。
2、换工作的频次很多怎么办?工作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尝试一件事情时:可以设定一个尝试的时间限制。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3、你最想做的事,真的做了之后,有两种结果:
(1)做了之后会上瘾。
(2)投入做了之后,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会有些失落。
4、爱好和正职想冲突时,还是要现实考虑。爱好的投入做一个上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