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传说老子姓李,名聃,楚国人(河南省南部),与孔子同时,但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老子》一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但后来有学者考证,认为老子出生年代晚于孔子。
老子是什么时代的人?《老子》这部书是什么时代写的?这两个问题都尚未有结论。冯友兰认为,它们没有必然联系。他认为,很可能老子出生在孔子之前,而《老子》这部书是后人依托之作。他认为《老子》成书的年代应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后,因为《老子》中有不少关于“无名”的讨论,这只能发生在对“名”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之后。
冯友兰认为《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产生于孔子之前,也不可能与孔子同时。但《老子》书中可能有若干段落来自老子的思想言论。
道,无名
前一章已经介绍,名家的思想家们揭示了“超乎形象之外”,或者“形而上”的存在。相比起来,一般的人们只思考“形而下”的存在,即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事物都是可见的,给一个事物起一个名称,表达理解都没有困难。而名家的思想家对“名”的思考是对“思考”进行思考,是更高层次的思维。
“形而下”事物都有名字。形而上的事物也不是都无法命名,例如共相,就是形而上的事物。老子却指出,还有“无法命名的”
道家思想中,天地万物都是可以赋予名字的,有天地万物,就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老子说:“始制有名”。
而“道”是万物本原,却是无从命名的,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我们又想要表达,便不得不用语言加以形容,称它为“道”,这其实不是一个名字。称道为“道”和称呼一张桌子为“桌子”是不同的。称“桌子”,因为它有某些属性;但是称呼“道”的时候,不是因为它有某些明确的属性,这只是一个指称,也可以称它“无名之名”。因此《老子》第一章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味着,我们分析事物的存在,就会看见,首先需要有“有”,而后才能出现事物。“道”是不可名状的,是“非有”,正由于“非有”的存在,才能出现“有”和“万有”。即:“有”之前,需要有“非有”,或称“无”,从逻辑上说,若没有“无”,便没有“有”和“万有“。这就是《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与时间和现实没有关系。在时间和现实之中,没有”有“,只有具体的万物。
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的学说以”太一“(道)和”无有为常“做为主旨。”常“,恒常或常则。即: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这四个字源自老子思想,但不是原话。老子原话见《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和第二十五章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是老子归纳的自然法则。《道德经》各章中反复有所阐述,都是中国人很熟悉的说法。例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少则得,多则惑。“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所有这些看似反论的话,懂得自然的根本法则之后,便知道它们不是反论。常人不懂得自然法则,便觉得它们难解。因此,老子在第四十一章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物极必反,那么”极“在哪里呢?如果事物的发展超过了人们认为的极限,那又将如何呢?是否有一个绝对的限度呢?冯友兰说,如果有人对老子提出这个问题,估计老子的回答是:万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预先划出的绝对限度。一切全在于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情况。
例如,骄傲就是一个人的进步已到达极限的标志,它是任何人要力戒的事情。《道德经》第九章里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再例如:任何活动都要看客观的情况。人如果吃的太多,本来对人身体有益的食物就会对身体有害。人在饮食上要适度,多少是”适度“,则要看个人年龄、体质和食物而定。
这些左右事物变化的法则,老子称之为“常”。《道德经》第十六章说:“知常曰明”;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才能得见真理;才能持续不败。
为人处事
老子告诫人们:“不知常,妄作,凶。”人应当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相反相成的常理,为人处事要合乎自然的常理,这便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
具体如何实践?
不自是,不自伐,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这是老子所强调的首要一点。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不求全,是老子强调的第二点。
我们在杨朱篇里已经知道,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老子的回答是,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至过分。” 知止所以不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过分)。“
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的原理中引申出来。
道家的”无为“也是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原理中引申出来的。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以多取胜。人的活动也和其他东西一样,过多就反而有害。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人行事为人,力求平易朴实。”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老子强调清心寡欲的由来。与此相关,老子还认为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反过来又引起人更多的欲望。所以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
治国理论
关于治国,道家和儒家相同的一点:都认为在理想国里,国家首脑应当是一个圣人,唯有圣人才能担当起治国的重任。两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儒家认为,圣人治国,应当为大众多做事情;而道家认为,圣人治国,不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
道家还主张”无为无不为“,认为国君就应当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这是”无为“的另一层意思。是道家的一个重要主张。
在道家思想中,”愚“指质朴纯真。愚并不是一件坏事,倒是一项巨大的美德。圣人不仅希望他的子民”愚“,也希望自己”愚“。
但是,圣人的”愚“是修养得来,它高于知识,比知识多一些东西,而不是少一些。”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大智,而不是常人和儿童的”愚“。两者截然不同。后来的道家往往对两者不加区别,在讨论庄子的哲学思想时,会看的更加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