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评判?
新华词典释义:分辨断定胜负或优劣。
评判是如何产生的?这就好比是在问一个人的三观是如何形成的。
当我们真正开始学习什么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概念时,我们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观,价值如何判断,人生的意义,就被学校的教材迫不及待的进行到了修剪和梳理,灌输正确的三观理念,小到关系个人命运,大到影响国家安全。
当看了很多的书和文章,介绍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三观时,才恍然发现原来打从娘胎里出来,我们通过自己的五感六识,就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三观,也建立着自己的评判体系。
因而,随着评判体系的不断丰富,我们开始具备了评判的能力,随着评判能力的增长,我们的视角变得越来越狭窄,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固化。从评价和判断中,我们能够直接看得出一个人对某一人、某一事或者某一物的看法和态度,而这看法和态度,是评判者以评判体系为基础和参照,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做出的,或语言或文字评判。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可以在《哈姆雷特》这本书里看出完全不同的意境。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是对评判体系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最好的诠释。所以,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评判的社会,这些评判就像一个一个的坐标,我们把这些坐标结合自己的评价体系,给人、事、物定位或者定性。
既然,评判是一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具备一种力量,而认识这种力量首先要从它所产生的结果上。
以我为例。上高中的时候,对作者这一身份有着近乎崇拜的仰视。能写出一篇文章,无论是小说还是小诗,各种文体都很棒,如果还能发表,那就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有此一念,我开始尝试创作。之后我写了一首诗,一首名为《风筝》的诗。名字还记得,内容早已风吹云散。只记得那天晚自习,是语文老师值班,值班办公室里只有她一个人,我害羞而自信的把自己作品拿给老师看,语文老师扶了一下眼睛,然后说:“嗯,挺好的,就是没有表达清楚主题思想是什么·······”其实还有很多话,我记不清楚,好像我的语文老师还站在专业的角度来讲诗这个体裁的特点什么的,但是相对于我的创作热情来讲,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写的东西,嗯,不怎么样。”
仍以我为例。我喜欢给小孩子们念绘本,喜欢他们专注的听我讲故事,那感觉就像他们乘着你的声音,看着眼前的画面,在脑海中构筑了一个个精彩异常的世界,我羡慕着欣赏着,也享受着这种小小的成就感。后来,有位个别老师和妈妈在现场观看我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场景,给予了我非常肯定的评价,那感觉好像就是我这般天赋竟然没有从事过幼教行业,简直比很多幼师都专业。从那之后,我愿意在每场故事会,调动我所有的精气神,力争给孩子一场非常棒的故事会。
这两则例子,看似是有正负面,而结果实则正负难断。我只是想要通过这两个例子,用作为受力者的身份和角度来说明一两句简单的评判的在我内心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
所以,评判就像一把利刃,这把利刃,可以切开混乱的思绪,也可以切开手腕上的静脉。即可像鲁迅先生那样,让自己的文章成为社会的一剂清醒剂,始终对准人性,揭示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扼杀一个希望,写作的希望或者生的希望。
如果能够意识到评判的力量,也就会更加谨慎的释放这种力量,尤其是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因为越是重视你的人,越是会把你的评判听到心里去。尤其是对孩子,父母的评判会对孩子有着非常深刻的深远的影响,而孩子对于父母的评判,几乎没有任何抵御能力,直入内心。对孩子评判最坏的恶果就是投射性认同。即:你骂他是淘气,他就淘气给你看。你评判他胆小,他就成为你讨厌的那个胆小的人。评判还会引起反向认同。比如,你评判孩子是娘娘腔,结果孩子为了避免成为娘娘腔结果发展成了直男癌。
人人都有评判的欲望,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人格层面的原因,而且对人性了解得越是肤浅就越容易评判别人。很多时候,负面评判一个人,会显得自己仿佛这方面做的更好;正向评判一个人,则会显示出一种对某种自己认可的行为的倾向性。以前我认为自己的评判是客观,但随着阅历增长,才发现自己视野其实是非常狭窄和有限的。我不是上帝,并不具备上帝视角,只有在看一部小说时,我才会对小说里的事实有着近似上帝视角的俯视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感觉自己更像一只蚂蚁在地面上爬行一样,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点点,看不到远处是河流还是山丘。
当然,也有人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路,活出了自己的世界。最终,你也会发现,他独立于任何评判而存在,这是一种思想的独立,更是一种人格的独立。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带有自我觉知的心,才能在宇宙中不易被风吹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