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

作者: 一叶清凉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1:36 被阅读20次

于此中夜,阅《围城》竟,忧乐参半!

其实新年第一本,本来是想从重读《瓦尔登湖》开始的——如果有一本书值得我每年读一次,这本书就可能是《瓦尔登湖》!

何况这本《围城》盗版书,多为书摊老板“最后三天,低价抛售”的广告词所蛊惑。不过这也不是全部借口,早在多年前,我就喜欢这种绿颜色的封面,等于是以貌取人的登徒子之流,老打一个容颜姣好的女人主意,起心动念一直挨到因缘成熟,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这是作业!

以前只是听说盗版书,现在才知道读盗版书就像吃鱼肉,一边吃一边拔刺,得点点味道在嘴里,一下又没了,暗自苦恼而又抵不住饥饿的欲望,再夹一块来吃……

其实,就文笔来说,因为时代变迁的关系,我们读起《围城》来已经很不流畅了!——所谓文笔,也是因时而变的!

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的,韩寒对钱钟书推崇备至,以为偶像,也许是有道理的,在文章里常有些嘲笑一切的勇气和幽默!但是这种儒雅的幽默需要一个很耐心的内行人仔细地听——比如杨绛女士——才能会心,若放在三朋四友间讲说,别人大概要笑作者迂腐的,所以选老婆非常之重要!

钱家是书香世家,钱父也是执教名校的教授,钱钟书读书成癖能成佳话,于此家学很有关系!

至于《围城》,也不过是其牛刀小试的遣兴之作,聊以自娱。如果有妙处,那也是作者的妙处,与读者毫不干涉!因此也不必因名气而作言过其实的评价——我们常常觉得一个人顶好,那他的一切都是顶好的,这可不符合事实!

我没看过作者的《管锥篇》和《谈艺录》,但我想象得出来那是怎样的一些著作!就像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行外人要逐字逐句的读才能读透,读完啥也记不得,只存一种五体投地的感想:原来自己读的那点书,不过是凤毛麟角,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读过书人啊!

对这种考据性质浓厚且自娱自乐的作品,我觉得还是慎重对待——一本书读完,光阴已经去了半载,还没得到乐趣,不免生出蹉跎岁月之感!——就像年少爱错了人、醒悟过来已经是半生的那种后悔!

不用说,《围城》的心理描写很到位,常常把人的口是心非那种心里矛盾写得很圆满!景物描写处处是典范,看过之后,很有画面感,似曾相识而又自恨描摹不来,也许这就是才子和凡夫的差别吧!

总而言之,《围城》只有结过婚的人才能体会,但是也不是结果过婚的人就能体会,我都不想解释为什么了,因为这和聪明与否实在扯不上关系!

相关文章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再读《围城》

    记得第一次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在初三毕业那一年,那时候的阅读纯粹是囫囵吞枣,只记得主人公之间的破朔迷...

  • 再读《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初读围城,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了,小时候读《围城》,囫囵吞枣得...

  • 再读《围城》

    文~林柯榕树下~原创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对于读书这个神圣的事情更是如此。上学时读过的《围城》似...

  • 再读《围城》

    这几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把钱老先生的《围城》看了个透彻。由于入戏太深,几度魂牵梦绕。总不经意地对号入座,却又不...

  • 再读围城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读的围城,反正是很多年以前了,若不是陈道明饰演得方鸿渐过于精彩,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了,再读...

  • 再读《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鸿篇大作,他不愧是一位善用语言的大师,这本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作者用幽默而辛辣...

  • 再读《围城》

    半个月之前读了一遍<围城>,觉得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小说写得如此之美,实在是把他老人家笔下的人物,写活了,写绝了! 忍...

  •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不得不赞叹钱老的睿智和犀利。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性。陈道明版的方鸿渐,具备一个知识分子的善良,...

  • 再读《围城》

    我也忘了以前什么时候读的围城,那时候只觉得晦涩难懂,可能是自己阅历不够体会不到钱钟书的思想,就是抱着能提高个人气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c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