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社恐患者的自白

社恐患者的自白

作者: 毛小布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4:46 被阅读83次

        语言优美又可怕。语言有时候能够传达最美妙的情谊,有时候却是最伤人的利器。语言可能导致误会甚至仇恨,也可能造成遗憾和错过。

          女人天生有倾诉欲望,每天叨叨叨没完没了,甚至不需要对方聆听,无需反应,只管自己满足表达的欲望。因此两个女人在一起,往往不在乎对方的倾诉,而是急于让对方说完,好自己说。女人从小时候起,就喜欢通过交换心事而发展和小伙伴进一步的关系。一起说三道四或者交换秘密后,从此成为闺蜜。当然,以男女性别一刀切似乎有失偏颇,男人也有喜欢倾诉,喜欢和对方拉近感情的。倾诉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从小性格孤僻的我来说,与人保持距离是最舒适最安全的。语言,是让我心声外吐的闸口。或者说,是让我陷入泥潭不得不与人扯上千丝万缕关系的罪恶之物。我从小就社恐,喜欢做一些靠自己就能获得愉悦感的事情,比如绘画/弹琴。我对他人的一切事情都不关心,所谓社交,就是你得投入,和A谈论B,或者谈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对我来说都很累而且无益。暑假上绘画班,然后回家画画,一个假期,技术飞跃猛进,弹琴也是,从中感受音乐的美,而多练习才能有长进。相比之下,和其他人一起四处撒野,我感觉浪费生命,而且累人。人无非两种,一是对你好奇,不住打听,对一切好奇,说三道四;二是有倾诉欲望,希望你安慰。无论哪种,都可能因为你说错话而导致他们不高兴。因此我感觉,在画里的我,更为自由。

        读大学以后,我努力学习融入集体。当我发现不必发自内心地顺应大家,微笑,赞同,隐藏内心的时候,我更为自如。其实我不愿意和大家交往过甚,可是国人没有包容性,对于和他们不同的人,比如我,从小被贴上孤僻的标签,大家分析摇头叹气。所幸父母对我很好,完全不认为这对我日后生活有何不妥(事实也证明没有不妥,一直成绩不错,工作比错,爱情不错,生活小康),不会像80后父母那样天天研究孩子一举一动,再做过多猜想。读心理学研究课程时的教授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散养。没必要盯着孩子,一个小动作就惊呼家里出了天才,或者担心得睡不着。没必要,就咱普通人基因来说,你孩子不可能是天才的,我们都这么长大的,没必要过分担心。我不认为我需要改变,却也没必要和所有人解释,因此假意合群,是最省事的做法。这和对待前任的观点很像,纠缠说明还爱,真正的放下是冷漠不理会。因此不上心,随意的方法让我躲过累人的社交。

         工作以后的人更麻烦更事儿,喜欢用一套既定标准而且经常上升到道德高度指责你,每个人都要装出一副积极的样子。我有时候对于不停地站队,讨论,说三道四而不干实事的状况实在感觉很累,于是逃进了翻译的世界。可是在工作环境中,孤僻的标签更为可怕,甚至被领导认为我对他有意见。我当时很愕然。有意见?情绪难道不是对我在意的人才有的吗?我不在意同事和领导,我只是为了赚钱然后完成翻译梦想,谈何喜欢或讨厌?

          于是,我继续调整。可是这次很难。社会果然比学校复杂。我顺应,容易被认为没任何要求的软柿子,容易被推出去受罪;我大声吵闹为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却又不是我自己。对于我不在意的事情,我不喜欢的人群,我从小就疏离,我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情绪对待他们???

         我如今依旧在努力调整。我不知道最后是否能够取得平衡。可是在努力中,随着年岁渐长,我愈发知道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和事。我发现,别人觉得我如何其实一点也不重要。也许明天讨厌我的人就离去,也许离去的是我。许多鸡汤文说珍惜珍惜,道理都懂,现实中却举步维艰。

         我想,所谓珍惜就是面对亲人和爱人时,放下烦心事,和他们笑/和他们闹;回到人群中,面对贱人的时候,随心而为,疏离也罢据理力争也罢,只要你舒服,其实都可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恐患者的自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cv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