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省时36计·第2.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2月12日“崔律精时力之高效省时36计”系列第2.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外包一项任务。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对外说“不”,可以从两个关键词来把握,一个是机智,比如,①对方说出请求后,我们可以停顿几秒再给出反馈;②当面拒绝困难的话,可以使用微信幽默图片来表达拒绝(他人请求我们帮助的时候可以先给对方一个预期,然后信守承诺);③耐心倾听对方请求,以示尊重;④用词委婉,态度坚决的表达拒绝;还有一个是优雅,比如,①若对方出于好意,务必感谢;②真实具体的表达拒绝的理由;③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让对方来取舍和排序;④让第三方来帮你拒绝(比如相亲)。
1.2对外说“不”除了抓住两个关键词来表达说“不”,还要注意后续事项。这个我们可以站在他人寻求帮助的的目的是解决他人的问题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把握,①鼓励、支持教育辅导对方自主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助理;②提供其他解决方案。③建议去找其他人解决。(工作中也遇到过向他人寻求帮助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是找其他人解决,这不一定是他人在推脱。);④说服对方放弃。
1.3通过上面两点,可以做到虽然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则而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来使用这些技巧。
1.4这个任务可以不做吗?有两种方向。第一个是可以不做,然后做减法,目的是减少那80%低效、低价值的任务,还可以使用对外说“不”三部曲;第二个是必须做。当这个任务必须做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任务可以委派给他人吗?可以委派的话委派给他人,不可以委派的话继续问自己;②这个任务可以授权给他人吗?可以授权的话就授权给他人(注意授权他人做事,由我们承担后果),不可以授权的话,接着问自己;③这个任务可以互换吗?可以互换的话是否能够批量处理呢。
1.5委派、授权、互换的区分:委派是指上对下隶属关系。而授权是指平行代理关系,他人做事由我们承担后果,他人是我们的代理人,授权有两种,一种是不付钱的授权,比如同事、朋友、家人、孩子,还有一种是付钱的授权,比如邀请专业人士(律师)。互换是指互相帮助,它的本质是批量处理。经过对比后,对于委派和授权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公司里涉及的授权责任更加明确了。
1.4任何人的时间、任何事的时间都是有价值的。要么按照他人的时薪来去雇佣他人,使用他人的时间,要么按照自己的时薪雇佣自己,使用自己的时间。也就是说,当我们衡量一件事的时候,通过时薪的对比这个纬度,来选择是自己做还是外包给他人,让时间价值最大化。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2.1根据今天的内容,刷自己的日清单,先对每个任务问这个任务,可以不做吗?删掉了可以不做的任务,留下来必须做的,继续问自己是否可以委派?是否可以授权?是否可以互换?于是有了三点尝试:①写日志,尝试的使用语音写作然后再修改,发现可以节省不少时间;②学了整理,罗列了许多清单,今天打算选择两个地方进行整理,这也属于批量处理;③有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可以请专业人士。这样更节省时间。对于自己能够解决的,可以从效率价值这两个角度入手去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2.2家庭计划中的a任务,授权给先生去做。这代表着把a任务交给先生,由我们一起承担后果。自己反而可以多出一些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暂无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A:磨刀不误砍柴工都有哪些任务呢?
B:比如委派、日清单APP、时间记录APP、还有四化
A:什么时间来做这些,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任务呢?
B:如果在经常、偶尔、定期中选择的话,我选择经常来做。可以先从一个任务开始,有点类似微习惯的养成。
5.【学霸题】我的外包小妙招:
5.1家务整理把玩具区整理授权给孩子,她来主导,我来辅助。
5.2明确工作任务与分工。
5.3开放小雷达,向周围的人学习外包小妙招。哈哈。
5.4找专业人士解决专业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