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揽政事,莫不从善如流。
语出《魏书·高祖纪》。意思是高祖处理政务,善于听取采纳别人的好意见。
我们的学问向来只讲半截,在关键处偏偏不说,令人难窥真理全貌。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本人愚钝,以致有这般认知。
且以上面话中的“从善如流”来论。君王在听从臣子的建议时,古人往往用从善如流来夸赞。以我想,这个事情并不简单——君王得首先判断哪个建议是“善”的。须知,那些奸臣们也个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也会进言,也会力争。
作为权力中心,朝堂之上必然是纷争局面多于和平局面。每一项大决定、大措施、大项目,必然牵动党派利益之争。两派或者多派的代表人各自提出建议,君王如何才能分辨出哪一派的意见是正道、正理(即所谓的“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大概率推断,古代君王们不太可能深入一线搞视察调研(如唐太宗李世民之流,虽然亲身参与起义实践,对基层深有了解。但即位之后基本深居宫中,对外边民生状况已不大了解)。缺少实践经验的他们究竟是如何神奇地辨别“善”,进而从“善”如流的?
这就是中国的学问,只讲吾皇英明,不讲吾皇怎么做到英明——只谈结果,不谈方法论。类似于听过的某个民谣:XX思想就是好啊、就是好!但,究竟怎么个好?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有人说了,判断“善”的标准也不难嘛!三个“有利于”没听说过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听说过吗?只要坚持这个中心原则,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
似乎有道理,但中听不中用。首先,古代君王们很难有人民意识,只把人民当作勤劳耕作的苦力。其次,所谓的忠臣站在人民立场,那么奸臣们站在皇帝立场、皇室的财政立场,皇帝该做如何判断?
上面这个例子还好说。更难的是在军事行动中,谋臣武将众说纷纭,往往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大家知识构成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不同,结论必然不一样。当此时,首领该如何识别出正确的意见(即“善”)?只有先识别出那个“善”的意见,才能谈得上“从善”的问题。
史官说君王“从善如流”,想必是后来的结果印证了君王当初选择的正确。至于史官为什么不细说君王如何择“善”,很大可能是史官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君王为何能正确地择“善”,可能那就是牛人之所以牛的天赋能力吧。
汉代超级谋士张良读了兵法秘笈后跟刘邦交谈,发现刘邦虽然不学无术却总能一语中的,令张良只能哀叹人家是天生的。至于我为什么绕来绕去还搞不懂这个问题?那只能是智商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