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边走边看时,脑子里一直冒出“齿轮”这个词。索性解一解:
-
首先,它是工业的。德国的工业能力是全球翘楚、毋庸置疑。
-
其次,齿轮的价值在于“转动”和“啮合传动”,几乎可以使用于任何机械体系的设计,环环相扣,系统的“线性比例”透过齿轮的设计可以无缝“透视”。极致的齿轮在机械手表中一览无遗。“转动和传动”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德国文化中最明显的就是德国城市地铁系统。
法兰克福和慕尼黑两个城市,如果忽略城市内部区、路、楼名的差别,地铁系统的设计如出一辙,U/S/TRAM的不同功能线路在互相“传动”着,人就是在这样的齿轮系统带动的传送带上移动,进而构成了城市和社会的移动。 -
最后,齿轮似乎是无情的、可预测的、可控制的。用一个中性甚至略贬义的词汇,它是刻板的。还是用地铁来比喻。两个城市的地铁,都已经运营了很多年,陈旧感明显,但都无一例外很整洁,尽管没有管理人员。一出地铁口,“烟鬼”们和乞讨者也时而可见,但他们绝对不会走进来。泾渭分明。“刻板”,对这些城市而言,或许就是人们骨子里对规则的尊重。
写得有点机械和枯燥,先就这样吧。今天去体验法兰克福的商业脉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