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现代城镇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两大产物。在工业革命兴起前,只有地中海地区部分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形成了比较高的城镇化水平。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比例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之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镇化的效率。城镇人口比例越高,第二产业占比越低,说明城镇化的效率越高。
从全球的角度看,城镇化人口比例与第二产业占比的比例平均值在1.9,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城镇化效率高于这个比例。大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都低于这个比例。中国的城镇化效率仅为1.3,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从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看(人口规模超过100万,2013-2016平均数据),高收入国家人均产值较高,城镇人口比例与第二产业占比的比例也较高,这个比例按照收入水平逐渐下降。从高收入国家的总体情况看,城镇人口的比例已经占到了60%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在60%以上,所以城镇化效率都相对较高。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组成的G7集团,不仅是经济实力非常强大的经济集团,也是对全球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非常大的经济集团。
中国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沿线周边有65个国家和地区,与G7集团相比,大部分国家不仅人均产值低于G7集团,城镇化效率也都低于G7集团。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第二产业产值占比高于G7国家,而城镇人口比例低于G7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部分的国家第二产业占比都高于G7国家,而城镇人口比例都低于G7国家,而且收入水平越低,城镇人口比例越低。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G7国家大都走过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基础上,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而使得城镇化效率越来越高,人均产值也越来越高的发展轨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在过去40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从城镇化效率的角度看,中国与G7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仅中国如此,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也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实现人均产值的提升。
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带来了生产效率和产值的提升,而这些效率和产值的提升,最终会以工业化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而这种工业化的产品,往往超出了本国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对外贸易交换,使工业化产品的价值得以体现。因此,对外贸易的市场和贸易的顺差就成为了工业化能否进一步增长的关键。毫无疑问,“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工业化、城镇化、对外贸易进出口都会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可以加速沿线国家提升城镇化效率的速度。同时,也会造成这些国家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的增加,从而逐渐缩小和G7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