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很多年求而不得的东西,如今我终于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卸下心中的负累,勇敢地放下对另外两个家的心理纠缠,给他们我能给的,集中我的精力我去进入那个我一直想但又一直不敢融进去的家庭,我想体会一下正常的家庭是如何生活,如何处理人情世故。
那个我想而不敢的亲父母的家,就是我理想中的、正常的家庭,那里有着稳固的家庭关系,有给孩子提供温暖怀抱的妈妈、有为妈妈顶天为孩子立地的爸爸、有吵吵闹闹的兄弟姐妹,还有着敬老爱幼、亲邻友善的家风。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一家人虽然很多时候会吵吵闹闹,也各有各的的固执与坚持,但只要吵不散、懂退让、知分寸就足够了。
我一直羡慕姐弟他们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羡慕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得到父母的良好养育,在不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也能够及时割舍退居二线。羡慕他们从小就有人为他们遮风担雨,也有人言传身教地教导他们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处事;羡慕他们拥有稳固的家庭关系能满足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还能和父母一起经历风雨和各种挑战,并从中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底气;羡慕他们从小在正常家庭里长大,知道该如何选择另一半以及如何建设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我所羡慕的这些,就是我所想要的亲子关系。
以前的我太脆弱敏感也不知晓正常家庭里的人如何相处,爸妈的思想又有些固执偏激,再加上我一直不愿意接受自己就是时代里的一个小悲剧,所以我的前半生也就成了家庭里的一个悲剧。
或许是从小没有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缘故,就对爸妈有特别的心理依赖,特别是爸妈又是自己眼里最理想的那种爸妈~他们有自己正经的、稳定的工作,哪怕只是在自己村里从事二十多年的种植大棚蔬菜的工作。
我敬佩自己的爸妈勤劳能干、吃苦耐劳,能一步步地扶持着自己的孩子求学,也能一点点地建设自己的家庭。老爸在经历了几年的失败中不断摸索出自己的事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嫁接技术和团队,还带着团队成员走出通许走向周口和新郑,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是能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员走在致富的道路上了;老妈虽然性情有些执拗、思维也有些僵化,但她也是那个最能吃苦的人,她每天不是在卖菜就是在去种菜或卖菜的路上,不管严寒酷暑,只要不是极端恶劣的天气,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在卖菜时尿失禁过、卖完菜回家时困得差点翻车过、在严寒酷暑里坐在集市里左右等不到买菜的人过,等等等。四五十年来,我的妈妈既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良好养护,她吃过的苦、遭受的磨难早已在她周身锻炼出一副坚固的铠甲,这也是她性情执拗、思维僵化的原因所在吧。
在我的家庭生活里,作为智力担当的老爸,他培养出了两个本科生和一个研究生,他指挥着大棚里的蔬菜和西瓜嫁接的具体事宜,也带着自己的嫁接团队和家庭一步步更好地发展;作为顾家担当的老妈,于内她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虽然她的勤劳换来了其他人生活上的不勤劳,这一点也是我最像她的地方,我俩都是在家庭生活里容易迷失自己的人,分不清边界,也总想把自己全然奉献出去。于外她负责去县城批发菜、去集市卖菜,她是我爸的最强辅助,虽然她俩经常意见不一,还会在错失市场行情时吵吵闹闹互相推诿。
总之,我所认为的家就是有着稳固的家庭关系,父母顶天立地,子女懂事上进,家人之间各有各的事业和边界又能彼此包容相互成就,能一起在风雨中携手同行,也能在繁华中相伴相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