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身边的小伙伴会问我,“你有考博的打算吗?”
我常常会心一笑,并给予否定回答。因为,我有深入思考过,若是要让我耗费至少四年的时间,去攻读一个博士学位,总感觉时间成本极高,且这还不算我备考的时间。再进一步,又因为那对我来说,一个博士身份,并不是很重要,当然也更不是最重要。
近来,当我看到学生们几乎人手一个平板电脑的时候,我的内心不免有些躁动。我的直觉,我的情绪告诉我说,“你需要它,它能让你感觉很棒。”可是,当我静下心来,反复询问自己,“它能满足我大部分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吗?它真的对我很重要,且重要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吗?”理性告诉我说,“那当然是否定的。”
有了平板电脑以后,我当然可以一板在手,博览天下群书。可实话实说,我还是更喜欢阅读纸质书籍。有了平板电脑以后,我也当然可以,更快捷且更方便的讲课。可实话实说,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足以应对我一切工作所需。至于看剧,对我来说,又的确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本就是一个不爱看剧的人。而至于我的刚需——写作,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记录心情,传递感知。
事实上,上述两个问题本质上来自于,我时常反复的询问自己,“究竟,什么才重要?究竟,什么才更重要?”进而,得出“什么最重要”。
书,对我来说,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因此,每天阅读,已然成为了我的刚需。写作如是,锻炼亦如是。
而若是,用此来反向思考他人所需,似乎也能得出类似的结果。
这就有点就像是,如果我想让别人需要我,让更多的人需要我,我就要思考,对别人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又,人生之最重要之事,无非三五件而已——求学,求职,求偶,以及在此之后的家庭建设。因此,若是我能帮别人解决此几件人生大事,也就意味着说,我就能被更多人需要。
如此看来,并不是说我们渴望被别人需要就能顺利达成这一心愿。也如中学政治课本之中的一句话所说,叫做,“弱国无外交。”
最终,渴望获得别人需要的你,别无他选,你只能全力以赴,变的好一点,你只能尽力而为,变的再好一点。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小伙伴往往会把“想要”和“需要”搞混。此外,他们也常常不知道,什么是“无关紧要”,又什么是“极其重要”。他们总是会在一开始,注意各种鸡毛蒜皮,而从没问过自己哪怕一次——什么最重要?
在与别人相处时,他们总是会把感觉放在第一位,什么真诚不真诚的,对他们来说,压根就没想过。你问他们,“对方怎么样?”他们会回答,“他倒是诚意十足,可是,我就是对他没感觉。”
在与别人沟通时,他们总是会把所谓的情绪价值放在第一位,什么讲道理,有逻辑,对他们来说,也从来就不存在。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还会说,“你跟我讲什么这认知,那道理的?有那份闲心,你去跟警察讲道理啊。”
又因为,很多小伙伴在一开始没有三思而得出“什么最重要”。因此,随着事态的进行,他们会发现,好像总是哪哪儿都是问题,且根本解决不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