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爹妈开始,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儿:
爹说东妈说西,充分的理论根据,生动的事实验证,事到临头却只能谁厉害听谁的;
妈妈分享的时候爸爸嫌啰嗦,爸爸很想了解的事情却被妈妈“私藏”,面对共同的心肝宝贝,总说不到一起;
……
这些情况归根结底就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说。
理念本身不同。
因为性别,性格和成长环境诸多差异,大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什么最重要,小到天气转凉要不要加件衣服,两个人很难完全一致。因为都爱子心切,这时候最容易犯的错是正误之争:“上次感冒就是穿少了!”“处处都小心翼翼,以后怎么独立生活?”都挺对,很难有定论。一来二去,还会发展为夫妻之间的互相攻击。
对策:就事论事解决问题,不充当辨认赛选手
不要争自主和安全哪个更重要(因为都重要),直接商量今天孩子要去同学家玩儿行不行?行的话怎么去?抱着折衷才能“三”赢的态度,认真倾听对方,寻找问题的答案。
沟通节奏不同。
这个节奏包括说什么和什么时候说。急性子认为矛盾今天不解决就会大祸临头,另个觉得应该从长计议;独立性强的人只谈需要对方做的事,那个事无巨细都想了解的人就会落了空。
对策:视二人为整体,克制自己配合对方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情感和责任都一样,所以要有团队意识,避免各使各的力,最后彼此抵消,甚至还有反作用。这时,需要双方向中间靠拢,话多的一方要有意识地精减语言量,投入精力少的努力增加分享时间和内容,目标一致,各自反省,积极配合。
拿孩子说事儿。
有些夫妻本身关系不理想,交流不好,无意中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作打击对方抬高自己的武器---你积极要求的东西我坚决反对,我引以为骄傲的成绩你拼命贬低。结果是两个人关系越来越差,孩子也搞得无所适从。
对策:了解双方情绪来源,子女教育单纯化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充分理解自己和对方就能较好地减少伤害性行为。不管两个人的关系怎么样,对孩子的爱和善意都一样,什么对孩子更有利也有相对客观的标准。在内心把大人和孩子分开,把情绪和事情分开,直接处理问题就简单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