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读者群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当时看完触动很大。
但因为一时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前尘往事尽数浮上脑海,反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早晨起来后,开始仔细梳理内心的感受,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事件的起因是因为,由于我一贯写文特别理性,硬邦邦的,所以公号没有爆照之前,很多读者都以为我是男的。
然后群里一位男读者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致的意思是:男女作家的差别还是挺大的,男作者的风格,大师平和但中庸。下一级的出色者是严谨的科研范儿。再下一级是游刃有余的挣钱但你看不到他的真实想法。剩下的就是各种意淫,像杨笠说的,他随时随地都是为了给这个世界指明发展的方向。而女作者呢,都有高洞察力,冷静地让你起鸡皮疙瘩。对生活有最透彻的观察的好像都是女作者。当然,好的男作者在其它领域。因为不好畅所欲言。
而随后群里的一位女读者反驳了这种看法,大致的意见摘录如下:第一,我认为理性与感性与写作风格全无关系,无论什么风格,既可理性,也可感性。第二,您是否会觉得在当代还将男女作家的作品分成楚河汉界已经有些过时了呢?无论是时尚还是文学界,去性别化已经成为大趋势,早在19世纪,王尔德就已经提出了无性别的概念,在当我们欣赏一位作家的作品时,理性的文笔认为会是男性作家,感性的文笔又会让人觉得出自女性笔下,难道女性不可具有理性,男性也不能具有感性了么?第三,您提到「群主写的再理性,也不是今日男作者的风格」,所谓男作者的风格,是否有些偏颇了呢,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分类,应该分为「鲁迅的风格」、「蒋方舟的风格」、「纳博科夫的风格」以及「巴黎夜玫瑰的风格」,风格是独特的,而不是大群体的。
之后这位男读者重新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观点:认为文字交流,没有语气,没有语境总是容易让人误会。他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女作者没有那么沉重的包袱,反而能够更加轻松真实的表达。
然后他下面这段表达,让我看完难过了很久。
说个非常世俗题外话,不知各位能明白不能。很多女人说男人,你在外面怎么脾气那么好呀?人家都那样了你也不生气!说起来很丢人,我们都挨过打,很重的打!不求饶就有生命危险的那种,现在不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只要出门在外的男人,都知道,别说是说话冲了,你就是下巴抬得太高都可能害了自己。这事儿让女的遇见的很少。
所以说,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是个男的,我很喜欢看女的酣畅淋漓的表达,是因为我不能这么表达。圣人就那么几个,世俗里的男人不还是这么表达吗?要么中庸,要么严谨,要么迎合。怂
说实话,在关于男女作家的分类上,我更倾向于认同那位女读者的说法,那就是去性别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尤其是对于喜欢看纯文学作品的人来说,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男性作家细腻起来,根本没有女人什么事,比如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比如写《城堡》的卡夫卡,就连硬汉作家海明威,他写一口威士忌入喉的那种惬意感受时,敏锐绵密的让人每一寸肌肤都能感触到,每个毛孔都能呼吸到冰冷甘冽的酒精味道。
但是,那位男读者的说法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男人在这个钢铁森林,奉行丛林法则的世界打拼,他们承受着比女人更多的暴击,打击,苛责,危险,这些外在压力让他们无法舒展,任性,惬意的表达。
这样看来,两位读者似乎在讨论同一件事情,但其实全然不在一个维度上。
可是跳到另一个维度上去看这场讨论,其实又是一个维度的话题,只是两个站在不同维度的人,各自从自己的维度去表达和理解而已。
不过,在谈论维度问题之前,我先说一说,为何这位男读者的表达让我触动这么大。
虽然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我常常为女性在家庭领域的不公发声,但也不得不承认,男性在社会领域承受的暴击和压力要比女性高的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职场上,那些经常被老板训的都是男人,至少从我过往的职业生涯来看,无论男老板还是女老板,对待女员工说话总是会留几分情面,因为下意识里觉得女孩脸皮薄,比较情绪化,容易接受不了。但是对待一些男员工,语气往往尖刻到让我听完接受不了。
再说一个我自己工作中的经历吧,曾经因为工作要参加一个酒局,客户是某位国企高层领导,在我过往的职业生涯中最讨厌的就是和这样官气浓,下意识权力倾轧意识很重的国企干部打交道。
尤其是这些人对劝酒有种执念,我当天心情不爽,全程黑脸,直接表明自己不喝酒,然后酒局中途外出抽烟,酒局快结束了才回来。
而那位干部对我的不配合并没有太多异议,酒局结束后,我的老板也跟我表达歉意,说国企就爱来这一套,让我别在意。
可是,当天一块陪同的男同事就没有这样好运了,一个劲被灌酒不说,席间男性权力倾轧那一套,以十级碾压自尊的方式完虐他一遍。
包括不会喝酒的男人没出息,不会来事的男人没前途,男人就该怎么怎么样……
总之,这些已经站在权力链上层的中年男人,以一种十足优越感的方式训斥和教育一个,在他们眼里十足不成气候的职场小年轻。
那个时候我也在想,他女朋友知道吗,自己男朋友在外面怂的像个孙子一样,只会小鸡啄米的频频点头,恭敬谦卑的给领导倒酒敬酒,还要因为姿势和细节不符合某些万恶的酒场规则,而被嘲笑没有眼色,当做调侃的笑话……
后来我有宝宝后,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老公的上司给他打电话说工作上的事情,语气非常不善,我在一旁听着特别想把电话挂了,老公脸上完全看不出来生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接到领导电话,他都会十足隐忍克制谦逊的回答领导的问话,满足领导的要求,因为身为男性,想要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控制好情绪,学会低头,迎合,是上位必备的素养,更是生存下去必备的能力。
我过往的职业生涯给我的感受就是:职场环境对女人有很多不公,但也因为刻板印象有很多优待,比如,他们默认漂亮的女孩都是傲娇的,可以理解嘛,才女都是有个性的,可以理解嘛,女孩子不能承受那么多工作压力,可以理解嘛,对女员工说话重了,她们会耍脸色,可以理解嘛……
但一个男人,他如果有上进心,渴望升职加薪,渴望晋升管理层谋求更多的发展,那他就得活得像孙子一样,能屈能伸。
因为权力的游戏中,学会低头,就是获得上层认可的第一步。
在我看来,所谓权力的游戏,就是上位者要求下位者低头,下位者以谦卑服从谋求上位者的信任和扶持,并以成为上位者,一雪前耻为终身追求。
由于权力的游戏默认不是女人的游戏,所以很多女人,终身不必去学习这些游戏规则。而男人,无论想不想出人头地,能不能出人头地,都无一例外的被席卷进这场游戏里。
不信你过年回家看看那些无聊透顶的酒席,女人大多没有那么在意坐在哪里,但是男人们的坐席,很多无意的安排里都透露着个人成就的排位。
而且,就我观察,男人在成年后,就算他的老婆不给他施压,他的父母也会给他传达:你是男人,在家庭中要占据绝对话语权,不能被女人压过头,你是儿子,要有出息,给父母长脸,光宗耀祖;
而社会会以无形的压力告诉他们:你是男人,在一定年龄还没有做出成绩,就是失败的,你是男人,没车没房就是没出息……
可是,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有钱人,都想光宗耀祖,谁来做普通人,中间的人,甚至下层的人呢?
一个人残忍的现实就是,我们终其一生,极有可能是碌碌无为,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呀。
因此,一个女孩子如果想要稀里糊涂的混过这一生,她是可以活得比较轻松滋润的。
但是一个男人,他就算想要稀里糊涂混过这一生,需要面临的苛责和异议,也比女孩要多得多。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女人无房无车完全不用自卑,男人却需要房车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是,如果一个女孩,也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进入权力的上游,那她需要承受的就和男人一样多,甚至比男人更多。
我是因为目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更高的追求,我的工作能力,足以支撑着我在现有的工作上游刃有余,至少老板会觉得同样的工资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而我又没有其他野心,至少没有要晋升管理层谋求更高发展的欲望。
所以,像卡夫卡那样白天当着小职员,拿着安稳的工资,晚上回来陪陪女儿,哄她睡觉,然后看看书写写文章,过着默默无闻却又颇为丰富充实的双面人生,就是我目前为止最大的理想。
这种生活虽然有时比较累,但知足一点也会发现,有忙有闲,安安稳稳,巴适的很。
可是,倘若女孩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希望晋升管理层,那么,在面对不得已的酒局时,社会默认的潜规则时,职场权力的游戏时,她不仅需要迎面而上,还往往需要付出比男人更高的代价。
而我想表达的终极意思是,当男人置身于这个真实的世界,不得不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行事,让自己越来越理性,严谨,中庸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人,也开始置身这个真实世界,这个钢铁森林,她们也会明白,这个世界有既定的游戏规则,要么适应,要么出局。
她们也懂得收敛自己身为女性,较为细敏感性的一面,渐渐学会理性,客观,不允许自己出差错。
就拿我写文章来说吧,10年前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读我文章的人,会以理性来评价我,因为我是天生的高敏感者,感性的要命。
但为什么写着写着,就越来越理性,甚至有时候会硬邦邦的让我自己也理解不了呢?
仔细想想,一方面因为随着阅历增长,人难免越活越通透,看的多了,就很难事事情绪化,处处感性化了,但最重要的是,理性,就是成年人的保护色。
举个例子来说,我有时也会有感而发的写一些比较感性的文字,无证可考,纯属自己感官感受的文章,这个时候遇到一些较真的网友,他们就会提出异议,你就不得不解释。若是遇到一些杠精网友,他就是揪着你的某方面不放,就会搞得你很窝火。
而文章尽可能写的理性,客观,面面俱到,就会规避很多不必要的误解,麻烦。
所以,理性,客观,甚至硬邦邦的不那么赤裸裸的展现自己还不那么成熟的个人见解,就成了我的保护色。
就像文中的那位男读者一样,因为直抒胸臆,这不是他的观点第一次引发歧义了。每次他都得站出来解释。而他不像我这么频繁的发文,所以,他还不至于觉得这种次次解释很麻烦。相反,对于一个非文字工作者而言,这种观点的交锋是有趣的经历,因此他可以直抒胸臆。
但是作为一个热衷于写文章的人,在一个网络环境不那么宽泛包容的环境里,想要安安稳稳的写下去,有时候就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写。
因为虽然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可是表达者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宿命啊!
所以,男人在社会打拼,用理性,怂,迎合,去保护自己,或者去获取更多。
女人随着成长,随着渐渐步入这个真实世界,也一样会学会用理性,客观,克制情绪,去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看来,开头男女读者的观点交锋,其实终究会回到一个维度上:那就是性别看着是有差异的,但最终,去性别化,必须是大势所趋。
因为如果不去性别化,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很难获得平等的对待。
有时候看着网上越来越激烈的男女对立,冲突,我会有一种迷惑感,因为对于大多数男男女女来说,大家都是一个框里的鸡蛋,所共同需要对抗的是那个拎着框的人,因为是他决定了我们是否有更安全舒展的生存空间。
可是同为鸡蛋,我们互相倾轧,对抗,有时显得非常幼稚可笑。
当然,说这个有点跑题了,但我想要表达的观点就是:理性并不比感性高贵,但理性,一定比感性安全。
理性是成年人的保护色,理性确实帮助我们,免受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痛苦和折磨。
任性一点当然很爽,但是如果无法承受任性的后果,任性之后收拾自己人生烂摊子的,还不得是你自己?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人要尽可能的保持理性,但是不要磨灭了自己的感性,尤其是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
我经常会告诉一些内容创作者,一定要保持读诗的习惯,因为生活要我们越活越理性,但感性,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个人的公号名叫做【巴黎夜玫瑰】,我以前解释过,这是因为我喜欢的一部电影叫做《巴黎野玫瑰》,可是我想要用这个名字当做公号名时,发现已经被别人用了,所以退而求其次,改为「夜」玫瑰。
如果,让我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这部由我钟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的话,里面的女主角无疑是患有某种精神类疾病的。
女主角贝蒂,性感而热情似火,她对这个世界有着理想化的期待,当她发现男友有写作天赋,写得小说特别好之后,她致力于帮助男友的小说出版,但是出版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让个性极端的贝蒂,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了理智,她弄瞎了自己的一双眼睛,被关进了疯人院。
我很喜欢贝蒂,也很理解贝蒂。因为过去的我,就是像贝蒂这样,内心有着执念,有着一团火。要么轰轰烈烈,要么就毁灭。
那时,我常常会有的感受就是:为何别人可以忍受,我就是受不了?我受不了的事情就是受不了啊!就是拒绝忍受啊!
可是,生活慢慢捶打着你,生活让你明白,除非离开,否则就得受着。
我还记得我大学第一次外出工作时,有一个玩得很好的男同事离职了,要去另一个城市发展。我当时哭的很厉害,一方面因为很难遇到相处这么契合的同事和朋友,一方面我就是接受不了分别,人为什么要分别,为什么玩得好的人不能一辈子在一起,永远分享快乐和伤悲。
如果是相处没有那么契合的朋友,我不会很交心,也不会很难过,但一旦相处的特别契合,我就接受不了分别,心里的执念很重,当时周围的人还以为我喜欢这个男同事呢,其实没有,就是觉得在一起处的很好,哭的稀里哗啦,连续几天无法正常工作。
情绪暴烈浓烈到我有时无力负荷。在爱情中,更甚,更严重。
只是贝蒂被自己心中的大火烧毁了,我活了下来,选择用一种更温和的,妥协的方式去生活,选择理性的,不那么执念的去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过一句话: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也引用伏尔泰的说法: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
由此,叔本华得出结论:所谓幸福的生活,实应被理解为:比较少不幸的生活。
所以,如果说理性为我带来了什么,我想了想,应该不是快乐,因为理性生活的这么多年里,我真正快乐的时候很少,但是,理性让我没有那么容易痛苦了。
理性,就是成年人的保护色吧!穿着理性的外衣,我们得以较为平和安稳的活下去!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