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到的

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到的

作者: renwujie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1:06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篇,因为觉得有共鸣,有好多有趣的好玩的。然而现在的小娃娃们肯定是体会不到了,各种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成了他们普遍的回忆,而我们很可能是童年回忆类似于百草园的最后一代人了。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定会和小伙伴去抓知了的。但是那时的知了都很聪明,人一走近就不叫了。想起这些年在西安见到的知了真是笨得很,或者也可以说是胆子大得很吧。毕竟城里爬树的娃娃不多。

        记得那会儿一表哥(写这个词儿的时候还专门去差了下怎么区分表哥和堂哥......羞红了脸),我曾亲眼见他用一只弹弓将树上的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打下来,当我去到树下拿那知了时它的身体已而断成了两截(厉害吧)。

        一年级的时候学了一首诗,叫《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才知道原来知了也叫蝉。小时候读《三味书屋》一直以为油蛉是一种蚂蚱,刚查资料才知道也是蝉,而且不同地方方言对其叫法还颇多。

        油蛉我是熟悉的,然而我却不喜欢它的嗓子,觉得嘶哑怪难听的,不如蟋蟀的歌喉动听。还有蜈蚣,斑蝥什么的(刚查资料才知道斑蝥挺凶猛,吃别的虫子,奔跑速度极快,如果把他放大为人这么大,跑一百米仅需半秒半秒...但是它眼睛不好,或者可以说脑子cpu处理速度不行,跑起来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所以它的奔跑风格是跑一下,停一下辩辨方向,然后再跑...如此循环),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曾玩过的宠物。

        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家里有很多注射器。那时经常用注射器吸满了水,然后注入到自己抓到的虫子身体里,它们的身躯于是一下子就膨胀起来。我就看着它们拖着自己笨重又肥硕的屁股跑,然而奔跑速度与先前确实要慢很多了。

 二

        还有用竹筛捕鸟,这也是小时候最好的伙伴很擅长的技术,经常能捕到好多鸟,最多那会儿好几个笼子里满是鸟。记得那会儿把捕到幼鸟放入笼子挂在院子里,经常会有老鸟衔着虫子或者别的东西来喂,我就躲在屋子里看。然而却都养不长久,过不了多久就死了。我那时还很讶异,有吃有喝的,怎么就死了呢?!后来渐渐长大看了动物世界才知道,有的鸟不愿让自己或幼鸟关在笼子里被人圈养,会喂幼鸟有毒的东西吃。成年的鸟大概就绝食而死了吧。

        许多次以后我也渐渐灰了心,同时也觉得伤心。捕鸟是因为喜欢鸟,是希望它们陪伴我,老是这么死去却也令我难过而且自责了。于是渐渐地不再喜欢捕鸟了,会把别人送的鸟放飞,看到别人家笼子里的鸟也会问可不可以给我,我拿回家去再放飞掉。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感受,几只羽翼刚丰的幼鸟被我扔上房顶,心里忽而为它们感到欢喜,仿佛那种自由的狂喜我能亲身感受。从那天起,我感觉到自己对鸟儿的喜欢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希望它们留在笼子里陪我,那天以后我却喜欢看着它们自由地飞来飞去,仿佛那是我自己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pk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