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第一年,我加入了一个辩论的社团,学姐给我的信里告诉我我的三观太正了,当然并不是三观正到觉得全世界都是善良的人,而是觉得我身边的人都很善良,觉得大家都是按照规定去做,人和人的勾心斗角,追逐金钱名利不顾自己的责任和他人的安危的人都让我很不解,刻意的讨好都让我感觉太世俗,大学里某些太开放的传闻都让我这些人太可怕。那个时候可能是看事物的片面化或是情商太低,总之思考事情太过于片面以及会标签化一些人,在大学待了一年后,我的三观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被重新塑造,重塑我三观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我接触到的老师同学以及书、电影等。
简单聊一下老师和同学,我是学法律的,有人觉得这个专业好厉害,甚至会有同学来请教法律问题,我往往都是百度,我有时也会直接说我没学过,不知道怎么办。有人也会很疑惑你都不能解决这些法律问题,你在学校学的是什么?学的最重要的是法律思维,养成一个法律人的思维模式,其实法律人的思考方式和普通人的有很大不同,但鉴于我还没达到这个程度,所以可能只是比之前的我进步了一点点。举两个例子(不知道是否恰当),第一个,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媒体为了博得眼球,都会加上“大学生”“富二代”“硕士”“辛苦养家的商贩”等等,作为一个学法律的,在看到一个案件的时候,我们更强调理性,我们不需要这些标签以及他们的身份,我们只要看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证据,不会因为他是富二代我们就觉得应该判死刑,也不会因为这是他的无奈之举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我们国家舆论常常是一边倒的,所以为了稳定民心,有时做出的判决实属无奈之举。我们不是没有了感情,我们会同情会怜悯,但是我们在变得越来越理性。第二个例子,是法和经济的一次课堂展示,涉及到城中村,当然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拆迁问题以及房价的飙升,反正我以后能租房子就满足了,但是我们要看的并不是这些表面就可以看出来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一些改进措施,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产权,涉及到82年宪法的规定,也就是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性质,以及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只能住在嘈杂破烂的城中村,涉及到政府的资金问题以及补偿的多方面问题,未来的规划问题,涉及到依靠市场还是依靠政府还是相互结合,农村的土地到底应不应该去卖这些问题,如今我国形成了房地产泡沫,但是如果房地产泡沫很快破灭,那么会面临金融危机和银行贷款无法收回的问题等。以我肤浅的理解,法律思维是以理性全面的眼光深入看待事物,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刚开始做的更多是思考,更多的是打破自己原有的认知发现更多案件的复杂性,更多的是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是学习基础原理的东西,否则案件类型这么多,一件一件学,肯定学不完。
在学习之中,慢慢发现很多东西很具有探讨性,很多生活中见惯的词语不知道如何界定,比如假一罚十和假一赔十在法律上有何不同,比如怎样界定因果关系?所以思维的改变有很多是因为老师和书本。当然同学也是渐渐影响,每次辩论赛讨论的时候我们试着用中立的立场思考问题、查资料、头脑风暴,大家的观点不同,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去年在中国政法举行的法辩,我一共去了八场左右,每一次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牧羊人困境、以及应不应该牺牲小孩去换取全村人的幸福生活,这些法律与道德困境困扰着每一个人,每一次的辩论都带来了全新的观点和不一样的视角,最重要的是辩论虽结束了,但是却让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辩论带给我很多,每一次辩论赛都让我很期待,虽然后面因为各种原因退社了,只呆了四个月,但是还是喜欢去看辩论赛。除了辩论社团的同学,周围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生活的地方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影响着我们,心态更为开放和包容。思维的改变,看待事物角度的多样化,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也在不停地被重塑,一路质疑,一路思考。
而我很喜欢这种原有的认知被不断打破重新看待事物的过程,这可能也是喜欢辩论赛的原因,从知道辩论界的执中学长、马薇薇,以及渐彪男神、陈铭,了解他们或犀利或温和但逻辑强大的风格,关注之后,知道了奇葩说,奇葩说看了很多集,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个节目,里面谈到很多我没有思考过的话题和没有思考过的角度,非常佩服他们的见识多广和思辨能力,在前三季的时候,马东是议长,但偶尔忍不住也会在导师发表完意见之后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马东可以把思维引向另外一个层面,跳脱出来。在今年,换成了何炅主持,马东也可以参加辩论了,非常期待。今年播出的奇葩大会上来的新奇葩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观点,以及李开复和李银河以及一些CEO的分享,都让人觉得受益匪浅,也慢慢了解到社会上的少数人,内心对他们更为尊重和包容,刻板印象在一点点消失。
除了这个网络节目,周末的时候也会看电影,除了娱乐放松之外,很多时候也会带来全新的思考和强大的内心力量,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我以为监狱和宿舍一样,几个人住一起,也就是生活条件差了一些,但完全不知道里面发生的各种事情,以至于对监狱里关押的人也仅仅停留在他们犯罪了的层面,《余罪》里也描述了一部分的监狱生活,对这些人不再只是觉得可恶,也会觉得怜悯,这些人的改造失败和如今的监狱制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学法律的时间长了也会形成思维定势,太过于理性,思维可能和制度一样趋向于死板,电影和文学著作也许使我们在理性之中还会带着一些感性,我们除了很理性的思考,偶尔从电影中和书本中还会看到一个人的无奈和家人的心痛,我相信以后参加工作会陷入纠结和困惑,我们原来相信的法条可能会受到内心的拷问,今天我可以冷酷的说即使一个人是坏人,别人也没有权利剥夺他的生命,但如果看到活生生的人站到面前,一个可怜善良的人杀了一个恶人,我不确定是否会动摇,法无情但是人有情,和余罪成为警察的困惑是一样的。不过岁月的无情也许会磨灭最后的感情,陷入这种生活而不自知,开始厌倦和习惯。
说到《余罪》这本书,不能不提东野圭吾的书,东野圭吾的推理书堪称经典,每次拿到都迫不及待看到,解开心中的谜底,但是看到最后一页,合上书本的时候往往不是看到谜底的欣喜,而是惆怅与悲哀,那些伤害他人的人往往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心里多么丑陋或者肮脏的人,反而多了一份同情,而他们在犯罪之后,从此再也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看推理类的书籍时,总是想探个究竟,所以没有充足时间的时候就不看。最近看的书是林达的书,这本书故事性很强,不枯燥,当然也会引起人们关于言论自由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美国的制度不是我们看起来那么完美,其中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很多时候要得到一些东西,也要舍弃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应该学习美国人对自由剥夺的警惕,毕竟中国人遇到事情就是希望立法,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需要均衡它随之带来的弊端。
这些节目和书都在重塑我的三观,上周去图书馆借毛姆的书,但是太破,其实毛姆的书也很不错,也许能引起更多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当然我只看了一本,有时间会多看几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