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53029/72c09ea60b332390.jpg)
【不行动的认知,就是伪认知。】
以前,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依靠什么,才能在如此残酷暴躁的市场中存活下去?是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去经历吗?那为什么有那么多拼尽全力的投资人依然低迷,有那么多沉寂十年或二十年的投资人依然无法霸气地雄起?
我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某段时间,我发现某些科班出身的人被困在他引以为傲的领域幻境里,我发现某些老江湖天天沉寂于他的信息世界里。我发现,那些显而易见的、看似顺理成章的大道理,竟然会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结局。
我忽然明白,交易的世界里,无关努力,无关学历,无关经历。
认知,才是唯一的差距。
交易世界里:行易,知难。
我曾经在很多观点鲜明有深度的文章下面看到一句评论:知易行难。
每当我看到这四个字,我会平静地看着它们,我能体味出评论者在说出这句话时的落寞,能想象出当他写完这句话时可能带有的情绪。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孤寂。但是,在交易的世界里,这四个字毫无意义。
投资交易,没有知易行难。之所以行难,其实根本就是不知。猎豹CEO傅盛曾在他的文章认知三部曲中一针见血的提到:不行动的认知,就是伪认知。
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不戒烟?因为对有害的“害”字,认知还不够。如果某一天有人因为吸烟而生病,面临生命危险,他会立即把烟戒了。对有害的“害”字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人是否继续吸烟。
同样,都知道要及时止损,为什么那么多人天天在那里死扛?因为对止损的认知不到位。如果一个人对止损的认知是,任何一笔单子,不及时止损将来一定会失败。那么他执行时必然坚定而果决。
可实际上,大多数人对止损的认知是:止损很重要,但是什么时候止损看实际情况再定。触及止损线无条件出场的人,必然对止损有着充分的认知。
在交易的世界里,行易,知难。下单交易每个人都能轻易掌握,但是如何交易,如何形成交易规则,如何才能始终贯彻如一地坚持运行规则,很难。
【提高执行力的三大认知】
最近有很多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有一套交易系统,可是执行中经常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很多人都曾因此感到困惑,为什么在交易中,执行一套交易系统,尤其是机械化的交易系统如此的困难?
答案很明显:认知程度还不够。
客观的执行一套交易系统,需要几个关键的认知点。但这几个关键的认知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一、行情可否预测?】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认知的程度究竟是怎么影响行动的。对于行情是否可以预测这点,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认知:
1、有人觉得行情可以预测,但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其他因素。
2、有人觉得行情无法精准的预测,但是通过众多信息分析后可以提高胜率,判断出大方向。
3、还有人觉得行情根本不可以预测,预测全是在扯淡。
不同的认知水平下,交易者所选择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比如,有个人开发出了一套交易系统,要求其在均线金叉时买入,均线死叉时卖出。某一天,他在均线金叉时买入了,然后五分钟之后,大幅度亏损。他非常苦恼,准备止损出场。这个时候,有人说:“你听我的,继续持有,我有可靠消息,这品种跌不下去,明天就会涨。”
思考一下,在上面三种不同的认知的支配下,交易者分别会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情况?
第一种,他会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系统,简直没脑子!然后果断去研究消息的可靠程度。
第二种,他会想,这走势太不合理了,既然有人得到了可靠消息,那么,要不然我先干预一下系统,等会儿再止损看看情况?
第三种,他的认知是行情根本无法预测,存在即合理,他会说:滚。然后止损。
三种认知,决定了三种不同的选择。
第一种认知很难生成一套固定的模式,把时间精力放在淬炼技能,积累经验,收集信息即可。
第二种认知很难全自动,但是可以半自动,类似于主动判断+趋势跟踪。
第三种认知,可以进行全自动,执行起来相对容易。
这便是很多直接进行量化交易的投资人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了量化而量化,忽略了他的交易认知。
巴菲特说过:形成自己的宏观观点,或是听别人对宏观或市场进行预测,都是在浪费时间。事实上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可能会模糊你的视野,让你看不清真正重要的事实。
能否预测,这是一个关键认知点,它深刻地影响着投资人的执行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