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一篇结尾提到的,如果说孩子的大多数不良的行为都是源于“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失。那我们可以快速的得出一个结论——父母和老师应该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从而消除孩子的行为问题。这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第一个话题:父母或老师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感知力和技能的桥梁——互动方式。
检视一下自身和周围的父母,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方式主要由两种——严厉型和娇纵型,我们先来看看严厉型,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的父母从骨子里天生都多少有严厉型的一面。“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都在不断的提醒我们,只有对孩子严厉的管教,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严厉型的互动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有规矩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照做。父母呈现的方式:“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如果效果不好,更容易流于情感绑架模式,“我这样都是为你好”,“我和你妈多不容易”......我们再来看看娇纵型,从中国的现状来看,随着经济大趋势,整体国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之很多家长对“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一知半解,造成了这类家长更多的采用娇纵型的互动方式。甚至,很多家庭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培养出了很多穷人家的“富二代”的孩子。娇纵型的互动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有自由却没有规矩,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父母呈现出来的方式:“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乃至最终对孩子失控的结果。
父母在跟孩子的互动时很容易陷入的误区是——“非黑即白”,所以总是在严厉型和娇纵型的互动管教方式上摇摆不定,当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内疚,转向娇纵型,而实施娇纵型之后,发现孩子难以控制,就由会转向严厉型。而在实践当中,父母发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的确,惩罚是一种能够“立竿见影”的制止不良行为。太太就分享说,当阳阳小朋友把手伸向马桶里面玩水,或者抓太太头发的时候,就拿着他的小手打几下,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但为什么我们不提倡严厉型的管教方式呢?
诚然,严厉型的互动管教方式短时间会很有效,但从长期来看,孩子会用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愤恨,“我再也不会相信大人了,他们都是坏人”;报复,“这次他们赢了,但以后有机会了我一定找回来”;反叛,“越不让我干什么,我就要干什么,证明我不是必须要按他们的要求去做”;退缩,“我下次要偷偷摸摸的,不被他们抓到”,“我是一个坏孩子”(自卑)。研究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而被娇纵大的孩子总觉的这个世界欠他们的,他们从小就被训练的要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力去操纵和烦扰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一愿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正面管教
何为正面管教?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和坚定融为一体,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当父母采用严厉和骄纵(过渡控制)的方法来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依靠的更多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这种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进行奖励,捕捉坏行为进行惩罚,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会怎么样呢?孩子并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正面管教而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同时我们要明确正面管教所要达到的效果。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和善与坚定并行
这里有必要区别的概念,“和善”只要指的是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取悦孩子或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是骄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允许孩子对你(别人)不尊重,并不是和善,但不允许孩子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你(他人),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惩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形。)。同样,“坚定”并不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而是在制定和实施措施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参与讨论,为什么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一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当你决定用和善与坚定的方式时,就需要联系新的技巧,下面推荐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
接下来,让我们开启正面管教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