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有朋友说被小人暗算,不但事业受阻,钱财破耗,而且小人还会让你声名狼藉。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单位、公司,谁能说自己身边没有几个小人?小人阴险、恶毒。很多时候你已成了他们的算计对象,但却浑然不知。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出现邻里不和、家人矛盾、甚至被朋友出卖等,或是出现同事暗算、在领导背后说你坏话、甚至争吵等等的情况,就是犯口舌是非了,我们称为“犯小人”。
小人有哪些危害
一、学子犯小人:损害学业,影响成长与识人交友。学子犯小人万万不可忽视,小人会影响学业,从而改变人生轨迹,严重者甚至走上歧途!
二、职场犯小人:上压下欺,小鞋不断。因为小人会在背后算计我们,导致我们的事业发展会遇到阻碍,致使我们的运势发生折损!对此我们要及时地化解小人,免得小人算计。
三、为商者犯小人:损财丢单,易有官司或口舌是非。经常倒霉,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诸事不顺,这很容易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意!严重者甚至会因为小人的存在而发生入狱的情况!
四、婚姻犯小人:感情受损,家庭破裂。本来两人感情很好,但突然之间一方思想动摇,心向外想,这其实是小人从中作祟,破坏家庭和睦。
君子,指德才兼备且拥有大格局大心胸的人。
1,内心坦荡
孔子说,做君子首先要做到仁者无忧,智者无惑。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的内心是坦荡的,是平和的,他可以从容的面对外界和自己,做到心中无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有心胸狭窄的小人才总是抱怨,患得患失。
2,重道德,轻利益
通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的君子看重道德,忽视利益,所谓的义气,就是道德伦理,我们讲一个人重义气,就是说他这个重情义,说话算话,承诺的事情一定能做到。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可以忽视或舍掉自己的小幸福,小利益。而在这方面,现代人刚好相反,大家都忙着争夺那点蝇头小利,而把情谊和情义都忘记了。
3,胸怀天下
真正的君子是胸怀天下的,他不会在意眼前的利益得失,而且他考虑事情时,总是以大局为重,以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
君子有大格局,大心胸,他会遵行法度法规,从一开始就培育其自己的宏大的眼界;而小人,总是想着占些小恩小惠,获取眼前的那点小便宜,没有大眼界,没有大格局。
4,不苛责,内心丰富
孔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不会苛责外界,他的内心是丰盛和丰富的,即便他处于贫困和挫折之中。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问:什么是贤呢?孔子答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人在物质极度匮乏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这就是君子,这就是贤能。
5,群而不争
君子处于人群,能洞察人群中的一些私利动向,能看到整体中的不足,然后通过自我修行,规避开这些弊病。《乌合之众》的作者说过,当一个人出现时,他能够独立思考,当一群人出现时,就成为了一群乌合之众,丧失了独立的理性,进而成为一群盲动加冲动的愚蠢抉择者。
君子处于人群,不做无谓的争端,他会审时度势,智慧地审视自己的行为,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尽量照顾到没一人,而不是只考虑自己。
6,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君子要有通才,要具备哲学思维,全球视野。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更是一个担负起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任的人。 所以,他不仅要有一才一艺,更要博学通识。在孔子的理解中,如果一个人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有点作用的器具的话,那还不是君子。
7,讷于言,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哲学诗画个人觉得应该理解为:君子应该在说话时谨慎,不轻易承诺或说大话,而在行为上要敏捷,要有所担当。孔子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要敏锐地观察事物而不要过早地轻易地下结论,因为这个结论一旦下了,就有可能为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是难以挽回的伤害。
而一旦我们观察好,就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快速地做出行动,在行为上不要磨磨唧唧。
8,谋道不谋食
中国古人认为君子应该从道的高度谋划人生,力行做事,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生存的低级层面,那样就把人生过的太庸俗太低级了。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正是这个道理。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就应该是有更高的追求,应该追求道而不是仅仅填饱肚子,应该追求形而上而不是形而下。无论你学问多少,都应该有那种跳出生活层面追求更高理想的思路。
9,和而不同
君子身上还有一个很好的品质,那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和气,平和,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君子有自己的做人底线和原则,不是什么都可以和和气气,融入到人群的,但违背自己的做事准则时,君子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这点看出,君子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求自己融入群体,但也时刻保持警惕,不和那些违背自己意愿和内心的人们同流合污。
这点在现实中显得尤其可贵,因为我们看到生活中有太多人只顾着和和气气,却忽视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他们融入看似热闹的人群,但却丧失了自我,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10,自省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我替别人做事情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诚心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用心温习了吗?”
反省内求,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正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儒家所提倡的这一自省修养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国千百年来多少贤人都用自省方式加强自己道德修养。清代的曾国藩从三十一岁起,每天写《过隙影》,对每天的一念一事,都记下来,以便触目克治,终身不间断。
经历了人生的荣辱起伏,岁月淬炼,我们都应该让自己变得更成熟,三省吾身,多问问自己是不是还有当初的梦想和初心?是不是对家人和爱人还保有最初的感情?在日益忙碌的商业快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快乐,是不是找到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甘愿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