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山东71万高考大军匆匆走在路上,语文作文题目是“备好的行囊”,突然想重温高温炙烤(高考)的感觉,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羞涩与无知,今天用“备好的行囊”回忆一下逝去的青春岁月。
记得那一年我三岁,每天只知道拿小板凳当马骑、拿着棍棒当武器打打杀杀、拿着避孕套当气球吹(当年那懂点事儿的人会以怎样异样的目光看我),没有任何的行囊,因为不必离开家,不必离开爸爸妈妈,从来不知道行囊是什么,更不知道行囊里装着怎样的花花世界.....
六岁,妈妈用28斤玉米换来的钱为我买了第一个书包,我拥有了开启学习生涯的行囊,没来得及为行囊准备好搭档的学习用品,我因调皮捣蛋,头皮被撅头开花,缝了八针,在家休养一年,我的行囊也在橱子里静躺了一年。
七岁,行囊里配好削好的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军用水壶,和比自己小一岁的伙伴们每天穿梭在幼儿园和家之间,那时候还是不兴家长接送的年代,一个个娇小的身影被大大的书包遮挡,腿短的小朋友跟背着个乌龟壳差不多滑稽,家家都不约而同的贫困,拥有这样一个“乌龟壳”已经是够炫耀的级别了,每天放学回家路上经过山坡和农家小院,农家小院外墙还是那种不规则石头堆砌的,特别喜欢听空水壶从石头墙上滑过的咯噔声,那个坑坑洼洼掉了绿漆的军用水壶成了童年的记忆,更成了行囊里最珍贵的物品。
没用不久,第一个行囊掉了皮,断了拉锁,上小学已经没有幼儿园时的幸运,只得用条龙布缝制一个简单的斜挎肩的书包,小学时代的行囊装着更多是不愿意写的作业,被没收的小玩具,还有早上吃煎馒头片后剩下的油乎乎的塑料袋,那个时候依然因为家里要交集资,贫困的嘎巴巴响,也是在那个自尊心最强的时候,因为那个黑黢黢的行囊没能与“自信”结识。
高中开始住校,花了几十块买了一个简易行李箱,拖着梦想,带着期望煎熬了最痛苦的高中三年,最最厌恶的是开家长会,每次感觉世界末日般绝望难过,并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担忧,成绩到是一直很稳定,没啥可值得说道的,只是每次看到爸妈的衣服上总带着水泥点子,心里就特别疼,不是因为丢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艰辛与付出,我无法用成绩回报,每次接过他们手中的牛奶和方便面,手都是抖的,这时的行囊中已经装上了沉重的心事,不想与父母分享的心事。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看到爸妈脸上舒展的自然的笑容,行囊中的沉重卸载了,一路走来还是特别幸福的,父母是普通的,爱不普通,每个人生的阶段为我的行囊里塞满了不一样的风景,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它们弥足珍贵。
毕业、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买车......人生一件件的大事如期而至,不早也不晚,只是因为顺其自然,觉得心里踏实,我的行囊里又会装满怎样的五彩斑斓,只盼如孟非般随遇而安,也会知足的如郭德纲般过得刚好。
扫描——求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