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当孩子出现“压力信号”时,我该怎么办呢?
比平时更宽容地对待,默默地关怀孩子就可以。
当孩子长到了两岁,就会常常想说话、想要自己去做些事情,这正是向下一个成长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信号”,比如抽搐,即不自觉地抽动脸上肌肉、摇头等,或者尿床、周期性呕吐……这些都可以说是“压力信号”,不过也没必要太大惊小怪。 离开父母身边去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之后,大概在10岁左右,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到了新环境的时候都难免有些战战兢兢。这只是一时的不适应引起的,只要怀着默默关注孩子的心情等待,一般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不过要是这些症状一直没消失的话,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之前发生的种种事情了。
想想我们大人身上发生的事,就更好理解了。在职场,跳槽到了新的环境,或者提拔成了科长,大人也会有些忐忑不安吧。我们都是这样一边紧张着,一边慢慢跨越难关。所以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只要能明白“现在是有些困难的时期”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儿。总是想着“不对劲儿”,反倒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麻烦。
孩子抱着喜欢的毛绒玩具或毛巾被不肯撒手,也说不上是“压力信号”,这是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事。其实孩子是在与妈妈分离的过程中,把毛绒玩具等东西当作了妈妈的替代品而已。也许这个时期过长会让人伤脑筋,但其存在本身是很正常的,父母耐心地陪伴着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就好了。
反倒是如果孩子什么事都没有的话,才更让人担心。因为有可能是孩子连发出信号的力量都没有了,也可能是因为知道父母不会接收自己发出的信号,所以孩子就放弃了。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孩子中,最棘手的就是“容易养的乖宝宝”。因为可能是孩子发出了信号可父母没有注意到,所以才把他们当作容易养的乖宝宝。或者是因为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就逐渐地不再发出信号了。 总之,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出“压力信号”是很正常的事,无须提心吊胆。正常抚养的孩子也可能会在某个时期出现抽搐等症状,稍微注意些就可以了。比如想生气时多忍耐一下,孩子睡得晚了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算了,这就足够了。如果小题大做,把这些“信号”当成问题来看的话,反倒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如果在“母子一体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母亲偷了懒的话,孩子就会在某个时候出现“压力信号”以期待得到补偿。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意识到,我得为当初的偷懒行为做出补偿。假设孩子的奶奶替代母亲养育孩子,其实就是母亲把自己的角色托付给了奶奶。如果奶奶愿意养育孩子的话倒还好,但如果不是很愿意的话,母亲就应该有所觉悟,这部分责任必定会在某时某地由自己背负起来。
人生是多种多样的,“压力信号”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偷懒部分的补偿也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来完成。因此,当补偿的时刻来临时,不要逃避,而是想“之前没做的事,现在让我补上吧”就好了。明明享受了偷懒时的欢愉,到了要负起责任的时候可不能唉声叹气。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没问题,只是别忘了总有一天还是要负责的。 “我以前没体验到的东西,也让我体验一下吧!”这样想说不定更好。没必要有罪恶感,只需要想想“孩子以前没得到满足的,现在正从我这儿寻求补偿呢”就可以了。
另外,这种为之前的不足寻求补偿的行为,最容易发生在青春期。 所以就算是初中生,也可能会想像小孩儿一样跟妈妈一起睡。“那就让他再变回一次婴儿吧,这孩子是在寻求补偿呢”,这样想就好了。当孩子能够感受到,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比以前更关注、更在意自己了,孩子就会发生变化。
我的回答和思考:就如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样,养育孩子方面偷过的懒也是迟早要还的。面对孩子的压力信号,只有用心的父母才能够准确捕捉到。还是那句话,先用心再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