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人们很难接受概率性所预测的现实——人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人们似乎生在有时和或许的世界里,但他们希望继续生活在永远的确定中。”
“某某人”统计学:即使是最强的趋势也会有少数的“特例”与之相悖。然而人们往往通过一个特例就判定一个规律失效。所谓“某某人”统计学是指,由于某些人知道与某个成熟的统计学趋势相左的“某某人”的例子,就会质疑这个趋势。例子太多太常见了,我就不举了。
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已经被反复证实的发现,就是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信息。如果在每1000人中有1人携带艾滋病病毒HIV,再假设有一种检查可以百分百诊断出真正携带该病毒的人,最后,假设这个检查有5%的阳性误诊率。假设我们随便找一个人来进行这项检查,结果呈阳性反应,表明此人为HIV携带者。假定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的患病史,那么他真的是HIV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呢?---------------------------------------------- 普遍的回答是95%,但正确答案是2%。回答者过分高估了阳性结果表示患病的概率,因为他们一方面过分重视个案信息,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基础比率信息,从而过高的估计了阳性检测结果所真正代表的患病概率。这道题目的思路是:1000个人当中只有1人是真正的HIV阳性者,如果另外999人(不患病)也进行了此项检查,由于这一检查有5%的虚报率,他们当中将有接近50人(999*0.05)会被检查出携带这种病毒。这样一来,呈阳性反应的人就会是51个。因为在这51人中,只有1人是真正的HIV阳性者,此人确诊得病的概率其实接近2%(1/51)。
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一个小镇里有大小两所医院,大医院每天大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有大约有15个婴儿出生。如你所知,大约有50%的婴儿是男孩,但具体的百分比每天都不一样,有时高于50%,有时低于50%。每一所医院都记录了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比例高于60%的天数。你认为哪一所医院记录的天数多?A.大医院 B.小医院 C.一样多。------------------------------------------大多数回答“基本一样”,剩下的人一半选择大医院。但正确答案是:小医院。答错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样本大小在这个问题中的重要性。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较大的样本总是能够更精确的估计出总体的真实数值。样本越小,产生极端值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不同领域中进行证据评估时需要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认识到样本规模对信息可信度的影响。我们很少察觉到的事实是,往往我们最坚定的信念是建立在多么脆弱的事实基础之上。把对几个邻居和同事的观察以及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些趣闻轶事放在一起,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要对“人性”发表见解。
赌徒谬误:想象你在掷一枚普通硬币(正反概率各占50%),已经连续出现了5次证明,对于第6次,你认为出现:A.正面的概率大 B.反面的概率大 C.一样大。------------------------------------------答案是一样大。所谓赌徒谬误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即一个事件的出现不会影响另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这种情况下,投注者错在他们的信念,然而硬币并不记得先前发生过什么。人们对概率的一个错误认识是,如果一个过程真正是随机的,就不可能反复出现同一结果或某种模式的序列,人们习惯性地低估了重复(正正正正)这种模式出现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模拟一组真正的随机序列时,常常适得其反地反生出一个很少出现重复和某种模式的排列,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错误地让可能的结果轮流出现,以为这样才称得上上随机抽样,而这破坏了真正的随机排列中可能出现的结构。
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的寻求世界中的某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然而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寻求“设备”往往隆隆运转,试图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数据。这种情况的产生源于错觉相关和控制错觉。错觉相关是指,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当人们相信两个事件在通常情况下应该同时发生,就会认为自己频繁地看到了同时发生的现象,甚至当这两个事件的同时出现时随机的。控制错觉是指,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巧合:为纯粹偶然的事件寻求解释的倾向,导致我们对许多巧合事件的性质产生误解。许多人认为巧合需要特别的解释,他们不理解巧合的发生并不需要偶然性之外的贡献,巧合并不需要特别的解释。“那天我正坐在那儿寻思,好久没给叔叔打电话了,接着电话铃就响了,你猜怎么着!正是叔叔打来的,这种心灵感应的背后肯定有点什么原因!”每天,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想到很多或远或近的人,这些人在我们想起他们时,有多少人可能会打电话来呢?几乎没有可能。这样一年之内,我们可能想过数百个不曾打来电话的人,最终,在经历数百次这种我们不曾意识到的“错误尝试”之后,某个人在我们想他时正准备给我们打电话——这种事情难得一见,但难得一见的事情也会发生——纯粹是偶然,其他解释都是画蛇添足。事实上,概率法则确保了随着事件发生次数的增加,一些罕见偶合出现的可能性会变得很大,这一定律不仅允许罕见偶合出现,而且从长远来看几乎保证了它的出现。比如你掷一枚硬币,结果它们都是正面朝上,你将认为这是一个几率偶合,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它发生的概率是1/32.但是如果你将这5枚硬币掷100次,这100次中,至少有一次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答案是0.96.也就是说,100次中,这一罕见偶合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在试图解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同时又拒绝承认偶然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会降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预测能力。在某个领域,承认偶然因素的作用意味着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的预测不可能百分百准确,而承认预测达不到百分百准确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提高预测精确性:为了减少错误,就必须接受错误。比如这样的例子:被试坐在两盏灯(一红一蓝)前,实验者要求他们去预测每次测试时哪一站灯会亮,被试要参与很多轮这样的测试,并按准确率给予一定的报酬。所有的测试都是在70%的次数红灯亮,30%的次数蓝灯亮的条件下进行的,两种灯随机出现。实验中,被试很快就意识到红灯亮的次数比较多,因此就会更多的预测红灯亮。事实上,他们确实在大约70%的测试中预测红灯会亮,为了使得他们的预测百发百中,他们在红灯和蓝灯之间换来换去保证70%的次数红灯会亮。被试极少意识到,尽管蓝灯亮的概率是30%,如果他们停止在红灯和蓝灯之间换来换去,而是一直预测红灯效果会更好。背后的逻辑是这样:在70:30的比例随机点亮红灯或蓝灯的情况下,被试在70%测试中预测红灯会亮,30%的测试中预测蓝灯会亮,假设有100次测试中,70次红灯亮了,在这70次中有70%的正确率(因为被试在70%的测试中预测红灯会亮),则在70次预测中有49次(70*70%)是正确的;100次测试中有30次蓝灯亮了,被试在这30次中有30%的正确率,也就是在30次预测中有9次(30*30%)是正确的,因而100次预测中正确预测是58次(49+9),准确率58%。而如果被试在注意到红灯亮的次数多以后,总是预测红灯会亮,那么他在100次预测中有70次时正确的,虽然在蓝灯亮的30次中没有一次是正确的,但总的预测准确率是70%,比来回切换策略高出12%。临床领域的预测也遵循相同的逻辑,为每一个案编造复杂的解释,确实可能抓住一小部分不寻常事件——但这是以损失了对大多数事件的正确预测为代价的,在此方面简单的统计预测比临床专家更有效。
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人们对心理学存在着偏见,认为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或者一些超验心理学、是书店里自助类畅销读物、是媒体渲染的伪科学、是菜谱式知识(只告诉你如何使用,却对原理一概不谈),这些都是对心理学的误解。心理学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都是以科学方式进行研究探索的学科,但心理学面临着自己独有的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家对于澄清误解、引导大众缺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
阅读感悟:大概用了十天左右看完全书,又用4周时间断断续续写完读书笔记,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写完了!这是一本结构脉络清晰、知识点密集、语言逻辑清晰流畅的很好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当把这些思想融入自己,并带着这样一种“真实的眼镜”再去看世界时,会发现世界变清晰了很多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