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着下了三天雨。几乎没有出过太阳,雨忽大忽小,断断续续,稀稀拉拉,不间隔地一直滴答着雨点。阴晴不定,是属于这个北方小城的气候。因为是阴天,见不到晚间的彩霞,看不到大朵大朵的白云,看不到墨蓝的夜空。也不能出去走走,心里有点郁郁。
但,总体来说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忍受。相比前几年已经平静太多,那会特别讨厌阴雨天,大抵是由于心境的衬托,那时候远没有现在开阔,心里积压了一些东西,把不能释怀的都转移到了天气身上。对光线,对天气格外敏感。每次阴雨天气,心里总会无端生出烦躁,基本就可以预见这一天的心情走线了——down,down,down。看到阴沉沉的天气,总觉得压抑得很。有朋友和我一样,她告诉我说,雨天容易心情不好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比别人大。莫名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毕竟能轻易被天气左右的心境应该也没有太深远。
现在反而能学着欣赏雨天。大概是从读了一点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开始,看到他对雨的描述,那么壮阔,磅礴,又不失细腻洞察的文字和场景,开始觉得,我一定是忽略了关于雨的什么。
然后开始观察雨,雨天。能盯着晾衣架上面汇聚着的晶莹透亮的雨滴的行动路径看,看着依附在晾衣架上面,新落下来的雨点落在同一个位置,使得原来的雨滴猛然地掉落在地面上,溅起轻微的水花。雨势见小的时候,晾衣架上面积水变少,挂在架上的水滴缓缓地从椭圆形变成扁圆形,直到不能让它继续依附于此,然后落入地面的水潭中,终于此汇合。
这是关于雨的视觉上的观察。
对我来说,目前它的美,也就仅限于此了。因为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洞察力,能够深入地观察它,了解它,融入它。
以后应该尝试对听觉,嗅觉,触觉的体察。听雨在变幻中的声音,总能收获一些新的体会吧,每次查找失眠的曲子时,总会听到钢琴融入雨声的乐曲,或许这就是我还未曾察觉到的雨声的力量,让人平心静气,得以安然入眠。细闻雨天潮湿的泥土掺杂清冷的空气的味道。期待能有特定的一刻,可以完全抛弃拘束,扔掉雨伞,漫步在雨中,体会与绵绵细雨毫无阻隔的接触。
“人的生命可以在与自然的互动里得到滋养,但是很多人缺乏这种能力,只能尝试通过其他途径,通过各种欲望的实现让自己得到满足”。
“人的心灵空虚,没有跟自然互动的能力”。
我想,能欣赏雨的人也是能欣赏大自然的人。是可以和大自然平和相处的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长期置身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巨大壳子里,已经渐渐失去了和大自然相处互动的能力。
但是,长久在途中的旅人例外。他们应该是最具备和大自然互动的能力的人。
有时,人会对长期的程序化生活觉得厌倦不已,会变得愤怒,躁动,觉得被无形的绳索束缚着,渴望铮脱,期待刺激冒险的生活。所以,人们开始期待旅行,去融入新的生活,行走过陌生的小路,呼吸新鲜的大自然的气息。
所以,我大概也能理解旅行让人上瘾这句话。也格外羡慕看过魏巍高山,见过辽阔大海,尝过人间百味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