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跟往年完全不同,也太静悄悄了点。
往年各大商家和电商直播争抢各大版面,活动层出不穷,付定金的、满减的、送红包的、补贴的······宣传铺天盖地,物流整装待发,把一个普通的光棍节当作跟过年一样的超级重要日子。
那个时候是感觉到真优惠,所以拿着手机一直等到深夜12点开抢。熬着最晚的夜,抢最贵的面膜,感觉双11不买点东西就是亏大发了。还在凌晨1点多的时候为抢到的东西开心傻笑,为没抢到的东西苦恼,恨自己的手速慢,恨自己的网络差。偶尔还羡慕那些抢到的人,好运常在,锦鲤附体,自己的运气走丢了还没回家。
在等快递的途中,连着好几天都有谈资,跟身边的小姐妹一直聊天,你打算买什么,买到了什么,省了多少钱,产品效果怎么样。如果碰到了摇头说啥也没买的小姐妹,还要睁大双眼表示惊讶,不会吧,她是活在过去的人吗?那么优惠怎么啥也不买呢?也太奇葩了。
每天上线看看自己的物流单号,查了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幻想着衣服到手自己穿上艳压群芳的样子,幻想着涂上最新色号的口红回头率百分百的样子。等待快递的心情,也是忐忑伴随着一丝丝期待。
收到快递的时候,一半欢喜一半忧。为自己的眼光叫好,为货不对板堪忧。发现自己穿上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买了一堆,退了一半。物流不说话,默默挣了双份钱。保险发现了商机,赶紧推出运费险。买家没损失,商家没损失,保险还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很久之后出了账单,又为了当时的冲动消费悔不当初,无奈只能勒紧自己的裤腰带,发誓来年一定不能再重蹈覆辙,否则就剁手。
可是后来,从双11到双12,再到618,商家创造的节日越多,消费者也从癫狂到逐渐理智。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熬夜党、做任务党变成了只买需要的,其他的低价产品一眼不看。是的,我知道自己不够理智,只能从根本上戒断,只要我不看,它们就无法诱惑到我。
就像今年,我觉得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双11,那些活动与我无关。
不买又怎样呢?不用在挑选商品货比三家上浪费时间;不用拉人做那些无聊重复的任务;不用考虑衣服太多要穿哪件,口红要用哪只,包包要背哪个;不用在小事选择上纠结,反而更加快乐。少了些购买欲望,捂好了自己的小荷包,无债一身轻松。
物质欲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三年突然的变化导致的,总觉得应该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毕竟,谁也不想再被关在家里,束手无策。
看着家里备着的米面油、方便食品、一冰箱的肉和蔬菜,又有点恍惚,不是都结束了吗?这习惯怎么还是改不过来呢?看来,物质欲还有,只不过转移了。
今年,双11不过是个普通的光棍节,再也不是购物狂欢节了。但是周六早晨的菜市场,还是得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