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对这种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个人能够问出“如之何,如之何”,即说明他有困惑待解,对自身有反思,他在谋求突破和改变,而这正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动力。反之,如果一个人问不出“如之何”,则说明他缺乏这种自我成长的动力,而对于缺乏自我成长动力的人,孔子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引导教育他了。
教育规律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成长规律的核心是自我成长,两个加起来,就是要唤醒孩子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相关研究表明,具有主体性的人能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而缺乏主体性的人则会依赖他人、被动适应、缺乏自信、易受伤害、难以进步。具体到孩子身上,他们常常表现为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靠环境或他人的压力、期待来驱动,容易产生消极和逃避的情绪。
一个人真正的自信和成长,来源于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时代发展迅速、社会瞬息万变,未来能够在社会扎根立足、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一定具备强大的自我驱动力、独立思考力、自我管理力、责任承担力以及健康乐观的心态。这些能力非一朝一夕能够习得,需要家长和学校有计划地锻炼引导孩子,让孩子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现在的学生上小学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工作。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根本没有培养人的问题,没有为生活做准备、为终身发展做准备的问题。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
考大学是为了什么?不少学生认为,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没有把自己将来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没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更没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教育给孩子的这种人文情怀是不充分,不到位,造成了孩子们境界的短视,他们没有自我内在发展动力,没有强大境界支撑下的动力。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谋生,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最大价值。教育需要“目中有人”——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人格、尊重个性、培养创造力,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服务于他的全面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主动学习的孩子往往具备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驱动:好奇心(即求知欲)、能力感(即成功渴望)、以及合作意愿(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渴望)。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拥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力量使他们充满对成长和未来的激情,自发地努力向上,无需外界过多的压力或鼓励。
学校和家长要让孩子们找到成长的动力。给孩子们一个动力,远比给孩子们一个知识要重要的多。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点燃理想之火,激发出他们源源不断的成长内驱力。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特质和兴趣特长,都有不一样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求。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的课程方案是统一的,课堂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基本趋于一致;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喜欢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社会经验,为孩子设定目标,试图把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纳入家长预定的轨道。所有这些可能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缺少认真学习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努力引导孩子发现自己,激发学习的内驱动力,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成就每一位学生不一样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