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蛾是柑橘生长过程(process)中的主要重要害虫,常在夏秋梢抽发期以幼虫潜入嫩叶表皮下取食,在叶片(Blade)表皮上留下蜿蜒的虫道。柑橘种植技术柑橘园地宜选择无明显冻害地段,要求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交通便利。濑户见柑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期4-5月,果期10-12月。柑橘种植技术柑橘一般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萌动前栽植。冬季无冻害的地区可在秋季10~11月中旬栽植;春夏4~5月份春梢停止生长后至夏梢抽生前栽植成活率也高;容器育苗四季均可栽植。那么柑橘潜叶蛾有哪些危害呢?如何防治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柑橘潜叶蛾有哪些危害
随着气温逐渐温和,秋梢大量抽生,眼下潜叶蛾的发生已达到峰值(peak)。
潜叶蛾一旦爆发,不需几天便可把嫩梢钻得一塌糊涂,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drop)。尤以苗木、幼树上发生更多,严重影响其生长。
当然,潜叶蛾的危害还不仅限于新梢,还会给后续管理带来一大堆问题。
潜叶蛾对叶片和枝条造成的伤口,会让溃疡病更易侵入;此外其危害的叶片会为螨类等害虫提供越冬和聚居场所,导致来年病虫基数偏高。
柑橘潜叶蛾猖獗原因
成虫白天栖息于枝叶间,草丛中,夜晚才出来活动,加上体型小,仅2毫米,不易被察觉。
柑橘的嫩芽嫩叶对潜叶蛾成虫有很强的引诱力,特别是对于全年抽梢的幼树,稍不注意(attention),它说来就来。
潜叶蛾繁殖快,发生时间长,发生代数多,为害重且世代重叠。成虫能飞,能破卵的杀虫剂很少,而幼虫一旦钻入表皮只能用内吸性杀虫剂才有效。
柑橘潜叶蛾如何防治
①农业防治:剪除受害严重枝条和越冬虫枝,减少虫口基数;抹芽控梢、去早留齐、去零留整,在成虫低峰期统一放梢,以控制(control)食物(Food)来源,缩短害虫的可为害时间。
②生物(Organism)防治:在使用(use)化学(Chemistry)农药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草岭、白星姬小蜂和捕食性蚂蚁等柑橘潜叶蛾的天敌,由于寄生蜂等天敌多在上午羽化活动,所以喷药时间最好选择(Select)在下午或傍晚。
③药剂(pharmaceutics)防治:在新梢不足1cm时喷第一次药,相隔7~10天喷第二次,一梢2~3药,重点喷布树冠外围和嫩芽嫩梢。
有效药剂(pharmaceutics)有苏云金杆菌(fungus)、氯虫苯甲酰胺(acylamide)、噻虫嗪、噻虫胺、溴(Bromine)氰菊酯、甲氰菊酯、甲维盐、毒死蜱等,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和剂型,最好是内吸性+触杀性复配使用。
简阳市东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提供、李子苗、柑橘苗、枇杷苗、梨子苗、桃子苗,多年果苗种植经验,品质好,成活率高,业务覆盖四川、贵州、广西、重庆、湖北、云南等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