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褪去,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8年刚刚过去,但是资本的寒冬却依然在。
共享单车退不了押金,P2P网贷平台爆雷潮还在继续,屋内有甲醛,室外有雾霾。巨头引领科技股集体暴跌,市值蒸发的单位以万亿计;倒闭、资金链断裂,像雪崩一样滚滚而来,而裁员更是凶猛。
裁员 来势汹汹
越来越多的行业被爆出裁员,最凶猛的莫过于互联网行业。摩拜单车传言裁员 30%,去哪儿网年底裁员超过百人,阿里巴巴、知乎、京东到家、美团、金立等纷纷被爆裁员,其中,金立被爆裁员近万人。
事实上,这次裁员潮早已经席卷了全球。
近日,美国福特表示,将要裁员7万人,这相当于福特公司全球20万人的三分之一;11月底,美国通用汽车表示,将于明年年底前裁掉15%的受薪员工,裁员人数或达14700人;拜耳公司计划在2021年前,裁减约1.2万人;富士康被爆计划内部裁员34万人……
虽然被爆出来的很多公司都对裁员消息予以了否认,但是越来越多的内部员工通过社交平台爆料被裁,似乎实锤了裁员的消息。
缩招 紧跟其后
伴随裁员潮同步而来的,是严峻的就业和创业形势。
近日,新华社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却大规模缩小招聘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国内各大招聘平台的招聘广告数量从285万骤降到83万条。
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27%,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下降了9.86%。数据表明,今年4-9月,招聘广告占比下降最多的是中小企业:50-150人的小企业占比下降1%,150-500人的中小企业占比下降1.8%。
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有些企业喊出“活下去”的口号,不过企业员工首先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
个人打造“护城河”
当行业衰落或者人才饱和时,单纯的技能型很容易被淘汰。在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35岁后被公司裁员,甚至在当下,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被裁员的情况。根本原因都是现在只有单纯的技能已经不够了。
在这里,需要讲一个人力资源行业概念,叫做职业韧度。通俗来说,所谓职业韧度,是指一个人从上一份工作离职到找到下一份满意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职业韧度越强;相反,所需时间越长,职业韧度越小。
职业韧度越强的人,在当下的裁员潮面前就越不害怕。真正的悲观者,往往是只有单一技能的人们。而当这些技能一旦过时,不可用被裁撤掉,这些人就缺乏了和这世界打交道的能力,自然感到恐慌。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起起伏伏,都有低谷期和巅峰期,快速崛起的时候快速招人,市场饱和的时候缩招,甚至裁员,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裁员潮,也绝不只这一次。
那么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应对裁员潮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即知识和技能、通用能力和天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非常全面地描述了个体的素质要素。很多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衡量和培养。
围绕冰山模型来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其实就是从底层的价值观着手发现自己的优势,然后将自己的优势和社会需求结合,进而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最终发展出自己核心的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通过学习来积累行业知识或提升专业技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是和前辈请教,也可以是读专业书籍和观看教学视频等。无论哪种形式,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要有持续性,深入学习,最终让自己的“护城河”又宽、又深、又长。
这个寒冬,企业和个人都很慌张,这样的严寒还会持续多久?有人说,熬过了这个寒冬,明年就是春天。也有人说,2018年是近十年最好的一年。无论怎样,我们都改变不了趋势,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不被时代抛弃。
本文由经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