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感(22)

随感(22)

作者: 至善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10:17 被阅读0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增广贤文》中凝聚了很多人生智慧;洋洋洒洒四千字,反复强调了一个道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先生是想从小就告诉你,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不躲在象牙塔里,提前认识世界的真相没什么不好,但这容易让“少年老成”。没有了年少轻狂,世间少了很多创造力,也少了很多快乐。

中国传统讲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中国人文高度发达的表现。西方哲学家有相反的看法。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如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从根本上理解这句话,并不是说人情练达就本性平庸,而是人情练达后就不会激发创造力,做不出什么突破性成就,以致平庸。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年轻人不经过社会的毒打,很快就洞察人事,那只能讲他是模仿,是依样画葫芦,没有从根本上贯彻;深悉人性后的练达,并不影响创造力。

奥密克戎现在人们还没搞定,它的变异毒株XE已经出来了。如此下去,似乎总是没完没了,病毒稍加变异,又要从头再来。看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紧急措施,就像精准防控一样,并非能应对一切状况;更好的还是要增强免疫力,靠自身的强大,无论病毒怎么变都能应对。玩游戏知道,科技树有最优的点法,是有可能点错的。理论虽好,就是有点玄,太玄给人不可靠的感觉,这也没办法。人们要承认,有限的个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无限的世界的。

唯物主义最根本的观点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为它的客观实在,你只能一种物质力量去打败另外一种物质力量;精神再强大,离开物质基础以后还是无能为力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感(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ke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