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看一个学友的文章,一位自信爆棚的教友哥哥来玩。
见到我看得很认真,用他很“睿智”的眼睛瞟着我,意要聊他关注的话题。
什么国际形势呀!信仰纷争呀!总之是一些政治真像,教友很假、我最真的话题。不外就是用一些事例来见证自己的先见先觉,证明了自己的智慧。
而我偏偏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小男人。从不关注政治,你要是问我谁是省长,那是难为我。谁做教会领袖,我都是一个“听话”的教徒。我喜欢的不外就是穷酸的秀才们要追寻的琴棋书画了。虽然这“四大”我没有天赋,也拿不出见人的成绩来。但阻止不了我对它们的喜欢,就象屌丝喜欢女神一样。
一个既自卑,又没意志的人,想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做出成绩是句空话。
那只能低调地话在自己的世界里,躲在自己的小黑屋里看大咖们秀自己的才情,就成了我的喜好。这种不能变现的喜好,是得不到这位喜欢讲实际果效之人的认可。
在对我的鄙视中,又不愿意失去我这个最好的倾听者。他忙碌了一天,这晚上休息的时间,对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来说,早早睡也是不被许可的,找人聊天就成了他最大的消遣了。
这不,最近对他来说,是太忙了。几天里面对的就是那些烦杂的事儿,还有一些他看不上眼的长工们。自己最高大上的人生见解,在说破了嘴的情况下,也得不到长工们的回馈。这种对牛弹琴的做法,他体验到了无趣。在高手寂寞中,他更是自证了自己那要见天的高见。
我无知的很,但一个敏感的老人家,在长长的人生旅程中,也学会了倾听是一种尊重。能来分析他的人生感悟,我是要懂得感恩的。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反馈,还是有分寸的。
再说,对政治、对人性,他的确比他身边的人高出的不是量的区别。夸张一点说,偶尔的闪光点,他的见解亮度能超越一些政治评论员。
可遗憾的是,谁会大方的承认呢?
他人在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下,面对他的咄咄逼人,选择了避而远之。导致的结果是他真正的听友是越来越少了。他爱游走的双脚也追不上粉丝的流失。可他的确又是一个社交高手,在四面楚歌中,他依然保留了到处有饭局。
可懂得他的心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各种否定的、肯定的反馈中。一个自信的人,偏偏还有点天赋。最后的自我总结,只会把一切负面与正面解读成有益他自己了。肯定的他当然没有理由地全盘接下了,才不管别人是否有马屁的成份;负面的就被他理解为嫉妒与排挤了。
我顺便递给他手机,让他看看这篇散文式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他接过去,很不认真地看了一段。见到他的神情,我问写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
我故意睁大眼睛说:“人家可是出了31本书的大咖呀!你说不怎么样!”
他一直吐槽我的文章,这是我能接受的。我的文章的确写得很差,但不是他所理解上的那种差。有人能不怕你生气,指出你的不好来,这见证了我们的友谊。可他也是写作上的门外汉呀!虽然他写的一些小小议论文还算行吧!当然这是跟我比。
他看着我忍不住的笑,指着文章对我说“你看、你看,这语言很平常,这你也能写出来呀!”
我使劲摇着头。为了表达自己与大咖的巨大差距,我说就算再给我多活三百年,也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文笔。
这看似夸张,却是说明了好的文章,不是我们通过简单的努力就能达到的。看似每个字词都很熟悉的,不去品味,也感觉不到好来,就比如这位自信哥。想写出好文章的我,才真正懂得这篇文章的好来。他发现到自己的自信太过了,只好转移话题,谈起自己的优势来。
是呀!相对自卑来说,自信是可贵的。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自信泛化了,看不到别人的好来,恐怕就有那么点不妥了。
你是厉害,但总不会是全才吧!很多我们看上去,不很高贵而简单的事,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们在这些简单的事上,不是专家。我们有什么理由因自己的小小长处,而否定他人的成绩呢?
写这篇文章,不是在指出他有什么不好。只是想通过这件小事,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人处事中,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任意努力与成绩。否则,会因为我们的优越感,而忽视了万物的本真,暴露了我们这些自信的人,实际上在大多数事上却是无知的。
自信是给予自己力量,不是为了否定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