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安装了净水设备,有一天中午下班,我偶然发现一位女同事,拿着饮用机的那种水桶,接了满满一桶水,然后放在电动车上,估计是准备往家带吧!
这么沉的一桶水要提回家,可真够费劲的!据我所知,他们夫妻俩都有稳定的工作,就一个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有必要这么节省吗?
并不是上纲上线地指责她占单位便宜,或许是人家家里停水了?或是别的什么原因,仅一桶水而已,再说也与别人无关,今天我只想说说攒钱和安全感这两件事。
这位女同事平时穿戴就很朴素,也从来不化妆,一看就是特别会过日子的那种,看看人家省钱这境界,反过来再瞧瞧自己,真是没法比啊!
我要是像她这么能省,每天不打车,不乱买衣服鞋,不去美容院,不经常在外面吃饭等等,抛去所有这些不必要的消费,除了人情礼往,那就基本没什么开支。
如果不算房贷,吃饭都在单位食堂,平时最多买点水果零食,日常用品什么的,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工资的大部分都能攒下来。
省钱这种事儿,对于有些人来讲是一种成就、一种乐趣,可对于有些人来讲,他们会觉得省钱简直就是自虐,是不懂得生活,不追求生活品质的愚蠢行为。
凡事有度,我觉得,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消费,并不过份,没必要太苛刻自己,钱这东西,攒多少才是个够,攒多少才能有安全感呢?
网上有一个很热的帖子,讨论有多少钱才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讨论的结果是有房有车的前提下,再有100万人民币!将100万存在银行,吃定期利息或买成理财,每年就是5万的利息!平均下来,每月也有4000元,在中国的人均排名,已经到了中等水平。
曾经,你月薪3000的时候,你的愿望是吃饱饭,你的财务自由是猪肉白菜和一套小的住房。
可是等你挣到几十万年薪的时候,你就会突然发现,人生还有更多好吃的东西、好玩的地方,你不仅需要宽敞精致的住房,还需要一辆好车,戴名表穿名牌,名誉、地位、威望等等,那些过去以为幸福的事在我们眼里,竟然变得那样苍白和无力。
人是欲望动物,事实上,你爬得越高,想拥有的东西就越多,就越没有安全感,攒钱就相当于填补黑洞,这个洞无边无际,即使消耗掉你生命的全部,也永远无法填满它。
试问马云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吗?王健林敢说自己抵挡得住一切未知的恐惧吗?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不确定和无法把握的东西。
所以,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绝对的安全感,无端在为明天忧虑,不如好好关注眼前的生活,该学习时就认真学习,该工作时就努力工作,有条件就奖励犒劳下自己。
我觉得,可以把收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用于基本开支,一部分用于提高生活品质,保持收支平衡即可。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内心的修炼,依靠自身的努力与生活对等交换,保持一种稳定的节奏,并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才会拥有踏踏实实的安全感。
在上一辈人的心目中,省钱绝对是个好习惯,但那种滴水不漏的节省,不舍得吃喝、什么也不去追求的节省,并不完全正确。
“赚钱有方法、省钱有智慧”才是真王道,那种只讲节流,而不会开源的做法,只会让生活停滞不前,失去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虽然钱很重要,但它不能重要到主导生活的全部,我们是有需求有情感的生命,不是只知道赚钱省钱的机器,让钱为我们更好地服务,而不是成为钱的奴隶,被它牵着鼻子走。
不想给儿女们太大压力,但也要给自己喘息的空间,适当给他们留些负担,留几块没有开垦的荒地,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赚钱的辛苦,才能更有目标和动力,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话虽这么说,可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却不容易改变,真正能放平心态,看淡金钱得失的人也并不多,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讲,只有把钱牢牢攥在手里,好像才更有安全感。
生命只有一次,弥足珍贵,千万别活得太累,辜负了岁月年华,善待自己,快乐些潇洒些,让生活时常有变化、有惊喜,享受辛勤付出的回报,哪怕有一天突然离世,也未留太多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39336/5c085025341a0e6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