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笔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没有半点完整的思路,一下又想记录刚看的一段文,脑中一飘而过却又抓不住,先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回溯历史,从小学开始就有写日记的想法,到上班后,特别是近两年,记忆力下降总觉得要吃银杏片了,想用文字记录的欲望越发强烈起来。然鹅脑中有万马奔腾,行动却依然像打了麻药般,半点不动。
人生总有某个节点像是突然醒悟过来般,恍然被装上了一个启动的开关,停不下来的要去“晃动”。不愿意再看到颓废的自己,希望能成就更美好的自己,毕竟我也是个有向往有追求有梦想的美少女啊~啊~(≧ω≦)
废话说了一箩筐,前面都只是提笔时的一点碎碎念,第一次正式写文莫怪哈,哈哈哈~
现在进入正题,分享关于“思考”的小小感想。在下午跟舒拉学姐交流完后,恰好某一读书群里有位小伙伴转发了一篇“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读书目”公号文,带着想要对文中观点来与自己较真的心理去看文,果然与以往不一样。
眼睛随波逐流地被信息带过VS脑子去追究与我的相连性,前者是停在看甚至有时还只是刷的层面,很难过脑,按理财思维妥妥是在糟蹋时间成本 ;后者实践对看到的信息多问一句“为什么”(刚起步给自己要求比较低)。
比如文中作者以来自1-4年级的165名学生调研结果,判断国内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对于纸质书籍/深度阅读的鸿沟差距的造就原因,分析国内大学生的阅读障碍,担忧ing,鼓励123!以前看过就看过了,不想看就退出了事,但现在不行啊,果然脑子只有转动才能有灵光的可能性!
为什么仅以165名的调查结果就能定义一件事?延伸一下,日常我是如何定义一件事的?概率性?大众性?对于国内大学生阅读障碍这件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嘛?这样一挖瞬间就觉得有趣,太有趣了,就像场景剧般!又转念一想,为什么以前自己无法静下心来看大篇的文字?对话,缺少对话……后面楼越想越歪~
初次实验还有几个要改进的点:1.随时记录,发散才能拉回来,不然这脑子又忘了;2.要就着某一点深入,横向是平面,而竖向有深度。
总结:夸奖是行动的动力,一直以为提问不出来,原来少了个“为什么”,掌声响起来送给自己今天的突破,哇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