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接受的一个观点:人类是当前地球上最聪明最有智慧的生物,因为有一个非常发达的大脑。
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有很多方面是模仿大脑的功能。比如自适应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它的具体体现:
如果曾经在某个网站,应用上做过搜索,内容可能是想要购买的物体,想要了解学习的某个名词,想要看的书名,电影名…之后这个网站,这个应用上推送的广告,推荐的内容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与搜索相关的信息。甚至在其他的网站,其他的应用上也会出现相关的内容。
与之相关的,是脑神经方面的研究发现:神经元工作模式。
神经元是大脑里意识产生的最基本单元。
各种概念想法的产生是神经元之间进行的神经信号产生,相互刺激,传递的结果。某个神经元会随着刺激的频繁而变大,增强,反过来,它就会与其他神经元产生更多的刺激,连接。反之一些神经元如果长时间没有被刺激,被连接,就会逐渐变小,连接变少。
简单而言,也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类似人的身体机能,如肌肉。一段时间内越多的锻炼,使用到某部分肌肉,那部分肌肉就会越发达,越有力。
由以上信息,联想到它在观念,情绪,认知方面强化的一些体现:
认同某个观点,就会在看书,看电影,与家人,朋友交流中,选择与此观点相似的内容,或者按此观点行动。这个观点被强化,之后就更加的认可此观点。不断循环…
情绪也是如此。如,情绪低落时,会听一些忧伤的歌曲,看相关感受的电影,书籍,倾向于诉说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这些方式会缓解,淡化这种情绪。还有些时候,则是这种情绪被加深。
一些说法,“从小看老”,“越老越顽固”,"钻进牛角尖出来"…也可视为这方面的体现。
这里不是要否定个性的强化。而是提出要充分意识到这个强化过程的存在,作用方式。
大多时候,这个过程并不是有意选择,是无意识进行的。如果能在意识层面看到它,就可以作出选择,甚至基于这个运作方式去寻求自己想要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