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我突然想到,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如此。我不知道自己在着急个什么,总是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当然,同时也觉得,在保持高速运转的同时我们还能把事情做得很漂亮。我一直不知道,自己这么着急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觉得做完了就轻松了?是觉得它不值得我这么费心费力,还是因为,我觉得它不重要。
我想起了以前听到过的一个理论:时间才是我们最宝贵和无价的财富,因此,当你判断一个人真正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或者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爱你的时候,你就看他愿意为你付出多长时间(原文如此,我也不想在这地方把爱情给揪出来)。
文中也提到了和别人交流的困难性,尤其在双方的出发点不同的时候,不仅包括约翰的看表象,“我”的看内涵,甚至包括跟自己儿子的交流沟通。
看这一段:好吧,要从那一个地方开始呢?为了让他明白我的想法,就必须向前追溯,愈向前追溯,你就愈需要继续追溯下去,一直到原先只是沟通上的一个小问题,最后变成哲学上的大问题。
然后便提到了二分法:作者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裴德洛认为古典和浪漫的意义如下: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时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浪漫的模式主要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
古典的风格往往直截了当而且完全不加修饰,不情绪化,简洁,有严谨的比例,所以它的风格并不自由也不自然,反而要去的是规规矩矩,所有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而它的价值标准在于控制技巧的高低。因此对于一个浪漫的人来说,这种古典的方式往往显得很沉闷,呆滞而丑陋。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经过测量和证明, 这就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一种永无止境的灰暗,这就是一股死亡的势力。
然而对于一个古典的人来说,浪漫的人就很轻浮而没有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兴趣,是一种肤浅的人,就像寄生虫一样没有内涵,无法养活自己,是社会的负担。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会往往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同时作者认为这两者无法真正融合,因为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汇点。)
接下来就是对裴德洛思想和分析的说明。(作者举摩托车为例)
然后关于炎热天气提到了一个观点:这时候重要的是要学着忍耐,不要想去克服它。。。我在学习控制自己。(这一段衍伸出来就是对待外部环境的态度和作为,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在此不深究)。
关于裴德洛的刀这一段我很感兴趣。摘抄如下:
他用这把刀划分这个世界,架构自己的理念。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使用自己的刀子。我们观察周遭成千上万的事物(具体事物就不谈了)——你知道有这些东西存在,但是你并没有全部注意到它们,除非出现某些奇特的或是我们容易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几乎不可能全部意识到这些东西,而且把它们记住。那样一来,我们的心理就会充满了太多无用的细枝末节,从而无法思考。从这些观察当中,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而我们所选择的和所观察到的,永远不一样,因为经由选择而产生了变化。我们从所观察到的事物当中选出一把沙子,然后称这把沙子为世界。一旦我们手中握着这把沙子,也即是我们选择出来认知的世界,接下来就要开始分辨。这就是那把刀子。我们把啥子分成许多部分,这里、那里;黑、白;过去、现在;但是我们看的愈久,就愈会发现它的不同。没有两粒砂是一样的,有一些在某些方面相同,有一些在另外一方面相似,而我们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类似和差异,堆成不同的沙堆。你认为这种划分一定会有尽头,但是事实却不然,你可以一直分下去。
古典的认知法就是针对这些不同的沙堆以及分类法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浪漫的认知则是针对分类之前的那把啥子。它们彼此互不相容,但是都是观察世界的方法。
接下来作者提到的便是如何把两者融合为一,而不伤害到彼此。然后提出佛陀无处不在。并且提出:一旦把分析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中,就总会丢掉一些东西。最起码在艺术当中是如此。
这种分析方法应用的结果便是,让我们不要再注意丢掉了什么,而要注意获得了什么。让我们把这种过程当作再生的方式,既不好。也不坏。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解析了系统以及系统体系的形成。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心。以及关于思维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还提到了关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把问题写下来。
但是把问题正确的写下来,要兼顾六个方面:
1.问题是什么。
2.假设问题的原因。
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预测实验的结果。
5.观察实验的结果。
6.由实验得出结论。
而且这一部分还分析了理性的缺憾性。
又说了作者对心灵的高山地带的看法以及对休谟和康德哲学观念的解读。
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而不巧的是,有另外一种合法组织却也叫这个名字。不过这种合法的组织,却没有办法真正提供任何教导,它不但无法激发新知识的产生,也无法衡量学问的价值。
后面的部分就不提了。
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你就去读吧。
话说,整本书给我一种交响曲的感觉,环绕着两个人来进行探讨一件事。最后又把两件事合二为一。
同时在对裴德洛的研究活动进行描写的时候,用查理所看见的景色来反映裴德洛的研究进展。
我大爱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