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听课,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重点会考,记下来。这个不会太可能考,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甚至老师说:“毕竟是人文学科,很多地方专家们都有争议,大家不要钻牛角尖,随主流就能考好。一些学术问题等专家们研究明白了我们再学。” 不禁有些失望,单单是为了考试的学习意义其实并不太大。老师的引导方向不是让大家对学科产生兴趣,而是以考试为导向,让大家背诵。
再看看学校教育也是如此,老师每天都会发总结好的考点、重点,什么都是总结好的。以前觉得现在学习的条件真是好啊,老师教的好,信息发达,有不会的上网查就能解决了。我们小时候不会的题没地方问、没地方查,只能自己摸索,能有机会问老师问题,那简直像中彩票了一样。也因此我们更爱思考,更加珍惜学习资源。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考试、还是为了记住知识?怪不得高考方向一直在改,机械的记忆一些毫不费力就能获取的很多知识,也不如内化自己脑子里一个点。大量机械的记忆也使孩子丧失了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有求知欲,而不是为了考试去记忆呢?好像有些教育目的性太强,反而打击了孩子的求知欲。
网友评论